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神经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54页(2943字)

一、概述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头部创伤3周以后出现血肿症状者,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常见于老年人及小儿,以老年男性多见。发病率较高,约占各种颅内血肿的10%,在硬脑膜下血肿中占25%,双侧血肿发生率为10%左右。

二、病因与病理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出血来源,许多作者认为,绝大多数都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老年人由于脑萎缩,脑组织在颅腔内的移动度较大,容易撕破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导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血肿大部分位于额颞顶部的表面,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血肿的包膜多在发病后5~7日开始出现,到2~3周基本形成,为黄褐色或灰色的结缔组织包膜。

小儿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较为常见,多因产伤引起,其次为摔伤,小儿出生时头部变形,导致大脑表面汇入矢状窦的桥静脉破裂;小儿平衡功能发育不完善,头部摔伤常见。小儿以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居多,6个月以内的小儿发生率高,之后逐渐减少。除创伤以外,出血性疾病、营养不良、颅内炎症、脑积水分流术后等亦是产生小儿硬脑膜下血肿的原因。

三、检查

1.颅骨平片 本病颅骨骨折较少,只占28%。即或出现骨折也常无定位意义。单侧慢性膜下血肿可使钙化的松果移位,有较大的意义。

2.脑超声图 超声检查对本病的检出率为44%~71%。一般在脑超声图的检查中,中线波的移位在3~15mm,但不出中线波和假阴性的26%~32%,脑超声图只能作为参考,需结合临床体征和其他造影结果综合考虑。

3.脑电图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脑电图变化常为非特异性,需与临床结合来估价,与脑损害的情况,血肿的厚度有一定关系,2cm以上者定位变化多,1cm以下者广泛异常多。本病最多见的表现为局部一侧单、复形慢波或θ波,病侧波幅低平。

4.放射性核素脑扫描 脑扫描或闪烁照相一般应用99mTc、203Hg、197Hg、74Hg等放射性核素扫描,以检出积取于血肿包膜的阴影。硬膜下血肿的阳性扫描必须有很好发展的包膜。脑扫描的表现只见于正位,也是新月形式双凸形放射性核素吸收增加区,位于顶区颅脑之间。

5.脑血管造影 在一般条件下,脑血管造影是本病赖以确诊的主要方法。位于硬膜下腔的无血管区的形态,与血肿的时间和患者的年龄关系较大。

6.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对本病的诊断同样具有特殊价值。慢性硬膜下血肿对X线的吸收值明显下降,一般统计的高密血肿100%为急性,同密度70%为亚急性,低密度70%为慢性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在3周以上者,多半表现是低密度的双凸或平凸型(“D”)型。

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层再出血,形成新的带状密度增高外层,两者并不交通,称为洋葱皮样血肿。新的出血也可以表现为整片高密度,称为假的急性血肿。

本病于1~3周时能检出包膜,对比剂增强法(CECT)更为清晰。对于检出同密度血肿有帮助。

对于同密度血肿,尚可利用细胞碎屑等不同密度梯度而沉淀的“成层”现象来查出本病。固定头位于平卧位1h即可出现分界面。

单侧同密度血肿应注意侧脑室的受压、变形、移位,第三脑室移位,同侧脑沟消失以及蛛网膜下腔内移或消失等间接征象。双侧同密度血肿因压迫双侧脑室而无中线结构移位,但侧室体变窄,额角张开减少,双额角变锐。双侧同密度血肿在一般CT扫描易于遗漏,但CECT有助于检出。

四、临床表现

1.慢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如头痛、恶心呕吐、复视等,查体眼底视乳头水肿。

2.智力障碍及精神症状 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差,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易疲劳,烦躁不安,精神失常等。

3.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 偏瘫、失语、同向偏盲,偏侧肢体麻木,局灶性癫痫等。

4.幼儿症状 常有嗜睡、头颅增大、囟门突出、抽搐、视网膜出血等。

5.病情发展表现 到晚期出现嗜睡或昏迷,四肢瘫痪,去大脑强直发作,癫痫大发作,查体一侧或双侧Babinski1iE阳性。

五、诊断

多数患者有头部轻微受伤史,部分患者因创伤轻微,至数月后出现颅压高症状时创伤已难回忆。在伤后较长时间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头痛、头晕等症状,3周以后出现头痛、呕吐、复视、偏瘫、精神失常等应考虑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确诊可行CT、MRI检查。

六、鉴别诊断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在确诊之前,特别是创伤史不明确者,易出现误诊,及时的影像学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临床上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颅内肿瘤 无创伤史,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多数较缓慢。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性质,相对较早出现神经系统局灶刺激或破坏的症状,如癫痫、肢体麻木无力、语言功能障碍、视力减退、脑神经症状、尿崩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并进行性加重。头颅CT、脑血管造影及MRI检查均可对两者作出鉴别。

2.脑血栓形成 亦多见于老年人,但无外伤史,意识障碍表现较轻而局灶性症状表现较重,多为急性静止时发病,缓慢进展,颅脑CT显示脑血管分支供应区低密度阴影。

3.神经官能症 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查体无神经系统局灶体征,颅脑CT检查无阳性改变。

4.慢性硬膜下积液 又称为硬膜下水瘤,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极为相似,积液为淡黄色或无色透明,蛋白含量高于正常脑脊液,低于血肿液体。硬膜下积液可演变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常需颅脑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5.其他 应与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脓肿、精神分裂症、高血压脑出血等进行鉴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