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果蔬保鲜手册

葡萄拟茎点霉腐烂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果蔬保鲜手册》第231页(831字)

1.症状

该病发病初期,在果粒上产生直径约1mm的淡褐色斑点;幼果时期的病斑到成熟时才扩大,呈水浸状软化腐烂;后期病斑直径为10~20mm,有时病斑可发展至果粒的一半,贮藏期常发病致使果粒腐烂。

2.病原

病原菌为拟茎点霉Phomopsis sp.,为Phomopsis mali的近缘菌,除危害葡萄外,也可侵害梨、苹果、桃等。

3.侵染循环

病菌可在病果落粒、枝蔓、叶等处越冬,成为传染源。来年6~7月,病斑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染发病。分生孢子侵染果实4~10d后产生褐色病斑,幼果时期感染的病斑到成熟期软化腐烂。果粒成熟期产生的褐点病斑,3~4d即可软化腐烂。

形成分生孢子的温度为15~30℃,适温为25℃。分生孢子有纺锤形的α型孢子(或A型孢子)与丝状的β型孢子(或B型孢子),致病的为α型孢子。

4.发病条件

气温25℃左右,果面有露水或湿度高时最易发生本病。成熟期收获迟时,发病也多,而且,在贮藏期常可发病较重。

5.防治方法

(1)清除或烧毁病果、落叶、枝。

(2)避免在葡萄园周围种植梨、苹果、桃等果树,以防传染。

(3)及时采收已成熟的果穗。应用仲丁胺或CT2号硫制剂保鲜片防腐,可控制此病的危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