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急诊影像诊断手册》第5页(3429字)

X线检查是影像诊断学中最古老、最普及和最重要的方法,自从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来,随着对X线特性的深入认识和X线机的改进,在临床医学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在损伤、炎症等急诊诊断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普通X线机操作简便、维护容易,在我国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已普遍拥有,而且CT和DSA等新技术也离不开X线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对急诊X线检查予以应有的重视。

【X线的应用原理】

1.X线的产生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以光速直线行进,波长介于γ射线与紫外线之间,范围为0.006~500埃,肉眼不能感知。它是由高速运动的电子突然受阻而产生。目前的X线机的球管就是按以上原理设计的,用灯丝在阴极产生电子群,用钨靶在阳极接受电子群的撞击,在球管两极加以40~150千伏的高电压,可使电子群高速运动并撞击钨靶,其中能量的99.8%转化为热量,仅有0.2%转化为X线。我们现用的X线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球管、变压器和控制装置。变压器为球管两极间提供高电压和为灯丝提供产生电子群的低电压,控制装置则控制变压器工作状态和机械传动装置的工作,一般在X线机上调节电流将影响X线产生的数量,而电压的增加将使产生的X线具有更短的波长和更强的穿透性。

2.X线的特性

穿透性 X线对物质具有很强的穿透力,穿透后未被吸收的X线仍按直线行进。X线的穿透力与其波长及穿透物的密度和厚度有关。X线球管管电压愈高、波长愈短,穿透力愈强。被穿透物的密度愈低、厚度愈薄则穿透力愈大,反之则愈小。人体各脏器密度及厚度不同,X线穿透后吸收值各异,这是X线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如铂氰化钡、钨酸钙、硫化锌镉等,使其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即X线作用于荧光物质,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较长的荧光。这个特性是进行X线透视检查和增感屏应用的基础。

摄影效应 X线能使摄影胶片“感光”。经X线照射后、胶片中溴化银分解释放出银离子、形成潜影、经过显影和定影冲洗处理后、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的微粒、在胶片上形成黑色。X线照射微弱或未经X线照射部分,其溴化银在定影及冲洗作用下部分或全部溶解掉呈半透明或透明,X线穿透的程度取决于人体各组织的密度、厚度不同,依金属银沉淀的多少而构成一幅反映人体组织密度、厚度不同的影像,这是X线摄影检查的基础。

电离生物效应 X线穿透任何物质时,都会产生电离效应,使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成正、负离子。电离的程度与X线量成正比。X线进入人体,首先产生电离作用,使人体组织细胞和体液产生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改变,使细胞的生长受到障碍或破坏,即为生物效应,它是放射防护和放射治疗的基础。

3.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X线影像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X线必须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穿透被照射组织结构。②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必须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③这个有差异的剩余X线,经过显像过程显示出具有良好对比度的X线影像。

人体的各种组织构成一定的比重和密度差异,X线通过人体后形成的影像也就存在黑白明暗的不同,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异称为自然对比。根据密度不同,可概括为四类:属于高密度的骨骼含钙68%,中等密度为构成人体结构的大部分的软组织和体液,低密度有脂肪组织,最低密度为气体,吸收X线最少,胸部和骨骼系统具有良好的自然密度差异,因此X线检查应用最多。

【X线检查方法】

1.透视 X线通过人体到达荧光屏后产生的明亮不同的影像即为X线透视,是X线检查中最基本、最方便且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透视不但能够观察器官的形态,而且可以观察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可以转动病人在各个方向、各种体位进行观察,也可嘱病人作某些生理动作,如深呼吸、咳嗽等进行观察分析。近几年来,荧光增强装置应用于临床,使荧光的强度大大提高,当转变成为电视显像后,完全避免了暗室内透视的缺点,清晰度亦大为增加。最近又发展了平板型影像增强器,直接可以在明亮的室内进行透视,也可以不需电视。这些设备的使用进一步改进了透视的效果,并明显减少了病人与检查者所接受的照射量。

透视在急诊患者中应用极为广泛,如肺部炎症、食管异物、胸部外伤等,对气液胸、急腹症患者透视检查是不可缺少的。胃肠道穿孔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肠梗阻患者见到胀气扩张肠袢及气液平,往往即可作出诊断。对于四肢的外伤后骨折或脱位等病变,透视用于诊断及复位都有很大的帮助。但透视不能记录分析,难以显示细微的结构变化,必要时应结合摄片。

2.X线摄影 常称为平片检查,这是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法。优点是图像清晰,对比度及清晰度均较好,并可使密度、厚度较大或密度、厚度较小部位的病变显示。可作客观记录,便于复查对照。缺点是每一张片仅见一个位置和一瞬间的X线影像,常需多方位摄片,例如正位、侧位及斜位。对于动态方面的观察不及透视方便和直接,这两种方法各具有优缺点、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就可使X线检查发挥出更大的效果,提高其诊断的正确性。

3.特殊检查 应用较广泛的为体层摄影,普通X线片是X线投照,是人体三维结构重叠在一起的二维投影,其中一部分影像可与其前后影像重叠而显示不清。而体层摄影则可通过特殊的装置和操作获得某一选定层面上组织结构的影像,而非选定层面的结构则在投影过程中被模糊掉。体层摄影主要用于平片难以显示的重叠较多、位置较深部位的病变,可以显示气管、支气管腔有无狭窄、堵塞或扩张及病变的内部结构。

其他的特殊检查方法尚有放大摄影,采用微焦点和增大人体与胶片距离以显示较细微的病变,例如隐性骨折等。X线高千伏摄影是指使用电压高于120千伏以上所产生的X线作摄片检查,目前高千伏摄影最常用于胸部、纵隔,气管和支气管阴影虽然与胸骨、脊柱重叠仍可清晰显示。

4.造影检查 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器官和组织与周围结构缺乏明显的密度和厚度的差异,而不能在普通检查中显示出来。此时,可以引导高于或低于组织结构的物质进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达到显影的目的,即为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造影检查的应用,明显扩大了X线检查的范围,常用的高密度造影剂有钡剂和碘剂,低密度造影剂有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等。造影方式有:①直接引入,包括口服、灌肠和穿刺注入等。②间接引入:造影剂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后,经吸收并聚集在欲造影的某一器官内,从而使之显影,如常用的静脉肾盂造影。急诊病人由于病情和时间的原因而使造影应用受限。

【X线检查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选择】

X线检查是许多急诊患者首选的方法,关键在于其安全、准确、简便而又经济的优点,一般大多采用透视或摄片,很少应用分层摄影检查。X线透视和摄片是急诊医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和最基本的方法,造影及特殊检查只有在病情和时间允许时适当选择运用。

床边摄片小型X线机为广大急诊或危重患者的X线检查带来了有利的条件。许多行动不便、卧床的危重病人,通过床边摄片,可以达到明确诊断及发现其并发症。但床边摄片也有摄片条件不易掌握而影响质量的缺点,而且摄片时对医患双方的X线防护亦有困难,故非病情急需不宜多用。

X线检查应用很广,接触X线的人也越来越多,应当重视X线检查中的防护知识、以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