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急诊影像诊断手册》第51页(1030字)

本综合征又称休克肺、灌注肺、湿肺、呼吸机肺等。是一种因低血容量休克而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常继发于严重的损伤、休克、中毒、大手术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多种疾病。早期为间质性肺水肿,中期为间质性肺水肿加上肺泡性肺水肿,晚期为肺水肿、肺出血和肺梗死,并可合并感染。目前认为本综合征与微循环障碍和肺泡上皮损伤有关。临床特点是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呼吸急促(30次/分以上),难以纠正的低血氧症,病变早期多无啰音,大小气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不多,晚期可并发肺内感染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X线诊断】

早期(发病后12~24小时)多数病例胸片可无阳性改变或肺纹理呈梭形或不规则增粗、模糊,尤以中上肺野、肺门部明显,有时可见细网状阴影,有部分病例出现“面纱征”,即在肺野内可见犹如“薄纱”的低密度而均匀的云雾状阴影,透过这层“薄纱”仍可见到增粗的肺纹理,少数病例可出现间隔线,以上改变均由于肺间质水肿所致,容易恢复正常。中期(2~3天左右)可在增粗的肺纹理周围出现结节阴影,其间有代偿性肺气肿,或两肺可见广泛的斑片状实变阴影,有时可伴有肺气肿改变,当形成大片实变阴影时,病变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晚期(5~7天)可出现“白肺”现象,即两肺大部分呈均匀的密度增高阴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心缘模糊,肋膈角、心膈角清晰,肺内呈弥漫性网状阴影,常为不可逆改变,继发感染时,原病变扩大,不均匀,或出现空洞,少数病例出现纵隔气肿,恢复期可恢复正常或残留少量纤维化。

【鉴别诊断】

本综合征无特异X线征象,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血气分析和对治疗的反应。动态观察其演变过程有利于本病的鉴别,需与弥漫性支气管肺炎和心源性肺水肿鉴别。

弥漫性支气管肺炎时,其病变阴影较不均匀,很少形成弥漫均匀的磨玻璃状影。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临床有发热、咳脓痰等症状,而ARDS在不合并感染时往往无发热、咳脓痰等症状,抗生素治疗也无效。

心源性肺水肿常有心脏病史,心影增大,常出现胸腔积液及间隔线,洋地黄等药物治疗有效,而ARDS发病前无心脏病史,心影不大,洋地黄等治疗无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