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和室管膜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急诊影像诊断手册》第125页(928字)

化脓性脑膜炎和室管膜炎指软脑膜或室管膜的化脓性炎症,新生儿及儿童以流感杆菌和大肠杆菌感染为多,在少年及成人的病原菌多为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病源菌多经血液传播而来,亦可为邻近的化脓性感染、外伤或手术等原因所致。病理上,病变范围常包括两侧大脑半球的全部脑沟、脑池、侧裂及室管膜,肉眼观察见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常见以大脑额叶及顶叶表面最明显。镜下,蛛网膜下腔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少数大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及纤维素渗出,脑实质表层可见充血、水肿及小血管炎症等改变,故化脓性脑膜炎常累及脑实质,称脑膜脑炎。炎症后期,因渗出物粘连和脑膜增厚可致交通性或阻塞性脑积水,亦可伴有硬膜下积脓或脑脓肿,脑实质内出现软化灶亦较常见。

【CT与MRI诊断】

病程早期或病变很轻时,CT或MRI均可无明显异常发现,由于MRI检查对炎症水肿等病变极其敏感,故常较CT显示的病变更早、更多和范围更大。T1加权像上可见蛛网膜下腔不对称,信号增高,脑回肿胀,脑实质内出现局灶性或弥漫多发的低信号病灶,以额、顶叶多见,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Gd-DTPA增强后成像对诊断帮助很大,常见脑回表面、室管膜、脉络丛出现带状或薄层线状强化,如有脑实质炎症可见片状强化。病变早期常见两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受压缩小,而病变后期则可见脑室、脑沟不规则扩大,或伴发硬膜下积液及梗阻性脑积水。CT与MRI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CT平扫可见脑沟、脑池及脉络膜丛密度增高,而脑膜下脑实质多见为片状或较弥漫的密度减低区,脑回肿胀,致脑沟不清,增强后扫描,软脑膜和脑皮质呈细带状或脑回状强化,脑室亦可有不规则增大或变形,硬膜下积液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

【鉴别诊断】

主要与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鉴别,此类病人无感染等急性症状,病变常为单侧性或局限性,造影多无强化表现,MRI检查T1和T2加权像上血肿呈明显的高信号改变不易混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