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肉类工业手册

肉的发色助剂及其机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肉类工业手册》第208页(1604字)

发色助剂包括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葡萄糖、葡萄糖酸内酯等。亚硝酸钠和硝酸盐与肉混合后,产生硝酸等氧化物质,对肉的发色不利。上述发色助剂的共同点是都易氧化,所以有极强的还原性,能破坏所产生的氧化性物质,不使其与肌红蛋白发生反应,从而保证了亚硝酸盐的发色作用。另外,由于亚硝酸还原生成的一氧化氮(NO)对肉的发色是不可缺少的,而还原性物质有助于氧化氮的生成,因这些还原性的物质本身并无发色功能,故称其为发色助剂。但如果腌制盐水长期含有这些化合物,或在温度升高时,就有可能使亚硝酸盐转化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氮气体,同时还可降低盐水的亚硝酸盐含量,减少对肉类的有效作用程度。如果将含有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的腌制盐水保持在10℃或更低条件下,且呈碱性或微酸性,其稳定时间约为1d,如盐水呈酸性,反应则会很快减缓。

目前世界各国在生产肉制品时,都非常重视抗坏血酸的使用,其最大使用量为10-3(lg/kg),一般为0.02%~0.05%。另外,腌制剂中加谷氨酸会增加抗坏血酸的稳定性。而抗坏血酸对热或重金属极不稳定,所以一般用稳定性好的钠盐。因为抗坏血酸有还原作用,即使硝酸盐的添加量少也能使肉呈粉红色。

为了使肉制品获得红润鲜艳的色泽,抑制肉毒杆菌,通常选用具有发色和抑菌双重作用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中规定腌肉时亚硝酸钠用量不超过0.15×10-3(0.15g/kg),普通肉制品中亚硝酸残留量不得超过3.0×10-5(3.0mg/100g)。实验表明,火腿制品中添加1.32×10-4(0.132g/kg)的亚硝酸盐发色效果比较理想,但在无其它措施时,常会导致成品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超标。若使用最大允许量的1/3~1/2,其残留量接近3.0×10-5,但发色效果不理想,需添加发色助剂。其助色机理与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发色过程紧密相连。

如前所述,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发色机理是其生成的亚硝基(NO)与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形成显色物质,其反应如下:

由反应(4)可知,NO的量越多,则呈红色的物质越多,肉色则越红。但由反应式(3)可知,亚硝酸经自身氧化反应,只有一部分转化成了NO,而另一部分则转化成了硝酸。硝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使红色素中的还原型铁离子(Fe2+)被氧化成氧化型铁离子(Fe3+),而使肉的色泽变褐。同时,生成的NO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NO2,进而与水生成硝酸和亚硝酸:

2NO+O2→2NO2

2NO2+H2O→HNO3+HNO2 (5)

反应结果不仅减少了NO的量,而且又生成了氧化性很强的硝酸。

发色助剂具有较强还原性,其助色作用是通过促进NO生成,防止了NO及亚铁离子的氧化。以抗坏血酸为例:

比较反应式(3)和(6)可以看出,在抗坏血酸的还原作用下,亚硝酸与抗坏血酸反应生成较多的NO,且在生成物中无氧化性很强的硝酸,使最终产品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减少。同时,抗坏血酸不仅能防止NO及Fe2+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还能使已氧化的高价铁离子还原成2价铁离子。因此,抗坏血酸还具有护色作用。又如,葡萄糖酸-δ-内酯能缓慢水解生成葡萄糖酸,造成腌制时的酸性还原环境,促进亚硝酸盐向亚硝酸转化,利于NO-Mb和NO-Hb的生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