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肉类工业手册

副结核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肉类工业手册》第753页(690字)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又名副结核性肠炎(Enterittis paratubercufosis bovum),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引起的(尤其是乳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幼年牛最易感。病的特征是顽固性腹泻和逐渐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襞。

(一)宰前检验

早期症状为间断性腹泻,以后变为经常性的顽固拉稀。排泄物稀薄、恶臭,带有气泡、黏液和血液凝块。病畜日渐消瘦和贫血。

(二)宰后鉴定

除高度消瘦和贫血外,典型变化见于消化道和肠系膜淋巴结。消化道的损害常限于空肠、回肠和结肠前段,特别是回肠。肠黏膜增厚20~30倍,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褶。黏膜色黄白或灰黄,皱褶突起处常呈充血状态,黏膜上面紧附有黏液,稠而浑浊,但无结节和坏死,也无溃疡。肠内容物稀薄发白,有恶臭。浆膜和肠系膜显着水肿,其下的淋巴管常肿大,呈索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上有黄白色病灶,但无干酪样变化。

(三)处理

(1)若肉尸消瘦,将肉尸、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

(2)若肉尸不消瘦,将消化道和肠系膜销毁或作工业用,肉尸不受限制出场。

上一篇:恶性卡他热 下一篇:气肿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