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肉类工业手册

蓝舌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肉类工业手册》第757页(1120字)

蓝舌病(Blue tongue)是由蓝舌病病毒(Blue tongne virus)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其特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鼻腔和胃肠道黏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除绵羊外,对蓝舌病病毒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只有部分牛表现出体温升高等症状。

(一)宰前检验

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1.5℃,稽留2~3d后,表现厌食,萎顿。口流涎,嘴唇、面部、眼睑、耳水肿,水肿可延伸到颈部和腋下。口、鼻和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或有浅表性糜烂,有的动物颈部和舌面出现糜烂。

舌头充血、肿大,有点状出血,严重的病例舌头发绀,表现出蓝舌病的特征症状。

随着病程的发展,动物的鼻漏由水样发展成黏液性,进而形成结痂,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喘。最急性病例是因肺水肿而导致呼吸困难。有时蹄冠和蹄叶可能发生炎症,初蹄热而痛,后变严重,触之敏感,呈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膝行或卧地不动。病畜消瘦,衰弱,有的便秘或腹泻,有时下痢带血。

牛比绵羊更容易感染蓝舌病,但发病的动物很少。牛的临诊症状主要为一种过敏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0~41℃,肢体僵直或跛行,呼吸加快,流泪,唾液增多,嘴唇和舌肿胀,口腔黏膜溃疡。

(二)宰后鉴定

主要见于口腔、瘤胃、心、肌肉、皮肤和蹄部。口腔出现糜烂和深红色区,舌、齿龈、硬腭、颊黏膜和水肿。有些绵羊的舌发绀,故有蓝舌病之称。瘤胃经常有暗红色区,表面有空泡样变和死亡。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肌肉出血,肌纤维变性,有时肌间有浆液和胶冻样浸润。皮下组织广泛充血和胶冻样浸润。心肌、心内外膜、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黏膜都有小点出血。严重病例的皮肤毛囊周围出血,充血和出血的无色素皮肤会表现湿疹区。剪去四肢被毛,会在蹄和腕、跗趾间的皮肤上见到发红区,以靠近蹄的部分较严重,愈向上愈轻。蹄冠出现红点或红线,深入蹄里,有的是充血,有的是出血。

(三)处理

(1)宰前发现此病时,禁止屠宰。

(2)宰后发现病畜时,全部肉尸、内脏、毛皮、血液即行销毁。被污染的肉尸、内脏应经高温处理后出场。

上一篇:猪痢疾 下一篇:肉类工业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