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认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厌氧菌检验手册》第179页(997字)

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460年)就有破伤风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并有很高的死亡率的记载。我国汉朝(公元210年)即有关于破伤风发病的详细描述:“风入疮内,犯诸经络即发症”。不过,当时并不知道病原细菌。直到19世纪(1861年),法国伟大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发现一种杆状细菌能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并发酵丁酸,而在大气中很快死亡,巴斯德将其命名为厌氧菌。从此,人类开始发现厌氧菌。以后,由于烛罐培养等厌氧培养技术的发展,发现了破伤风杆菌和肉毒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1889年),至郭霍氏(Koch)创造了细菌的纯培养技术后(1882年)20多年时间里,相继完成了许多种厌氧菌的分离和命名。如1893年威洛(Veillon)从坏死并有恶臭的组织中分离出无芽孢专性厌氧的微球菌;1899年蒂斯尔(Tissier)从母乳喂养儿分离出双歧杆菌。翌年,摩尔(Moro)又从人工喂养婴儿的粪便中分离出嗜酸乳杆菌。1912年,迪氏(Distaso)、德氏(Debono)从动物肠道中分离出革兰氏阳性无芽孢厌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厌氧杆菌,到1991年捷氏(Jensen)提出一个乳杆菌分类系统。

本世纪20年代前后,卡氏(Castellani)等提出了无芽孢专性厌氧菌新属——类杆菌属的分类学建议,并出版了(1923年)当代细菌分类权威性着作——《Bergers细菌学鉴定手册》,以及后来(197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出版了第一部《厌氧细菌学》与普雷特(Prevoi)着《厌氧菌分类和鉴定手册)。这些都大大地推动了厌氧细菌学的发展,并较系统地叙述了无芽孢专性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

到50年代,由帕克(Parker)研制的钢丝绒(steelwool)法和美国的亨格特(Hungate)发明的厌氧转管(roodtube)法和预还原技术(PRAS)等厌氧菌技术方法的改进和推广,使氧菌研究获得较快的发展。到60年代中后期,更加系统全面的厌氧菌专着问世,如美国弗吉尼亚州综合技术学院的《“VPI”厌氧菌检查手册》和70年代的《Waesworth氏厌氧菌手册》等。这些专门着作中,对过去厌氧菌的分类和鉴定工作做了补充和修正,使许多厌氧菌的分类更趋合理和完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