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性白血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167页(9142字)

(一)概述

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外周血及骨髓粒细胞明显增生、脾肿大为特征,经较长的慢性期,最后进入加速期,转变为急性白血病而告终。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为大多数病例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标志。

19世纪40年代着名病理学家Virchow首先在尸检中发现一组患者具脾肿大、贫血、血粒细胞明显增高的特征,随后冠以“白血病”的名称。1878年Newmann指出骨髓是白血病的起始部位,并正式使用“髓性白血病”的名称。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于美国费城(Philadelphia)在上述患者的骨髓细胞中发现特殊的染色体易位,命名为费城染色体,简称为Ph染色体。1973年Rowlay采用分带技术,进一步明确了Ph染色体的具体易位部位。20世纪80年代后,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了易位产生的BCR—ABL融合基因。

(二)流行病学

CML占全部白血病的15%~20%,全球发病率为1/10万人口。国内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CML的发病率为0.36/10万人口,占全部白血病的13.4%。CML发病随年龄而增加,50~60岁年龄段为发病高峰,男性略多于女性。

(三)病因

CML的病因尚未明确。电离辐射能增加CML的发病率,日本暴露于原子弹爆炸的人群、美国行脊柱放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及经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CML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可比较的对照人群。上述受原子辐射而诱发的白血病中,CML占20%;化学毒物及药物可诱发急性白血病,但引起CML者甚少,仅有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致t(9;22)阳性白血病的少数报道;家族中多发CML病例罕见,有报道CML患者第一代家系中再发CML者,仅占0.8%。单卵双胎者无同时或先后发病者,且也无Ph染色体检出。故遗传病因尚无证据,相反CML已被确认为一种获得性疾病。

(四)发病机理

C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单个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其根据为:①病变累及中性粒细胞、嗜碱细胞、嗜酸细胞、红细胞系、巨核细胞,少数患者还涉及单核细胞;②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广泛存在于上述各细胞系,甚至部分B淋巴细胞;③各系细胞仅有同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G)同工酶;④同一患者的22号染色体长臂断裂点均位于同一位置;⑤临床上患者常伴粒细胞系以外的异常,如血小板增多症。晚期急性变时,可转化为各系急性白血病。

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尚不能确定为CML发病的始动因素,但在CML的发生、发展中具重要地位。Ph染色体是由9号染色体长臂断裂的ABL基因易位于22号染色体长臂断裂点处,形成融合基因,称为BCR—ABL。22号染色体长臂有3个主要断裂点,即M—bcr、m—bcr及μ—bcr。ABL基因5’端易位于上述3个断裂点的3’端,形成3种不同的融合基因,并表达3种不同的融合蛋白,即P210、P190及P230。同一患者病程中ABL基因所易位的BCR基因断裂点是一致的,CML患者大多数易位于M—bcr,故表达P210。50%的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ABL基因易位于m—bcr,故其BCR—ABL融合基因表达P190。

P210是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经磷酸化后激活,介导白血病细胞间信号传导,促进其增殖及抑制凋亡,同时干扰正常造血。动物实验证实,以导入BCR—ABL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传染小骨髓细胞,可诱发CML样疾病。BCR—ABL又是一种抗凋亡基因,使CML的不同分化阶段细胞大量堆积于造血组织及血液。此外,BCR—ABL阳性祖细胞的黏附功能减低,其和骨髓间质细胞及纤维连结素等基质黏附降低,从而可逃逸骨髓间质层,过早地进入循环。同时,间质细胞和基质相互作用可抑制细胞增生,而BCR—ABL阳性细胞因子黏附降低,可逃避增生的抑制,扩大白血病负荷。

(五)临床表现

约30%的CML患者在诊断时无任何症状,常因健康查体发现脾肿大,或因种种原因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明显升高,伴未成熟粒细胞,经进一步检查而确认。

常见的临床表现:①代谢亢进:造成乏力、消瘦、低热及出汗过多;②脾肿大:脾明显肿大者常伴左上腹不适、饱胀感及纳差;③胸骨疼痛和(或)压痛:由白血病细胞大量浸润所致,是白血病的特殊信号;④髓外浸润可形成原粒细胞瘤,淋巴结、皮肤、眼眶等为好发部位,常为急性变的先兆。

较少见的临床表现:①因高白细胞血症(>100×109/L)致相应器官循环障碍,引发阴茎异常勃起、视力模糊和(或)复视、耳鸣和(或)听力下降、呼吸困难和(或)发绀,以及失语、谵妄、木僵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②由高尿酸血症诱发的急性痛风关节炎,以及尿酸性肾病;③巨脾并发脾梗死或脾周围炎时,出现左上腹、左胸背及左肩痛,常随呼吸加重;④嗜碱细胞增多伴高组胺血症者,可有皮肤瘙痒、痤疮性荨麻疹;由组胺刺激胃酸增高可引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产生溃疡病的系列症状;⑤中性粒细胞皮肤浸润致痛性结节,即Sweet综合征。

(六)诊断

1.病史 病史最具诊断价值的是胸骨压痛和(或)自发疼痛;其次为脾明显肿大,或伴脾梗死、脾周围炎引起的相关症状;阴茎异常勃起虽甚少见,但颇具特异性,仅见于伴高白细胞血症的白血病;因代谢亢进及贫血所产生的症状最为常见,但可见于诸多疾病,特异性差。

2.体格检查 最重要的阳性体征为脾肿大,巨脾者向下延伸至盆腔,向右常越过中线,常可扪及脾切迹,脾梗死或脾周围炎者局部压痛明显,有摩擦感及摩擦音;胸骨压痛是十分重要的体征,至少见于半数以上患者;淋巴结肿大、皮肤结节虽不常见,但如病理检查证实为原粒细胞瘤,则可明确诊断,并有预示急性变即将发生的价值。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1)白细胞:无一例外,均明显升高,且几乎都>25×109/L。约半数患者>100×109/L,为高白细胞血症。未治疗者,白细胞常呈进行性升高。血涂片分类时,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的中性粒细胞为主,占70%~80%,其中至少半数为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细胞,高分叶者多见。慢性期时,原始及早幼粒细胞较少见,平均分别占3%及4%。95%的患者血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ALP)阳性率及积分甚低,有时呈阴性结果。但如并发感染、炎症,或经抗白血病治疗白细胞降至正常时,ALP积分可上升。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通常无感染倾向。

2)血小板:诊断时约50%的患者血小板明显升高,余50%的患者在正常范围内。病程中部分患者血小板可>1000×109/L,少数可>5000×109/L。虽然血小板功能常异常,但血栓或出血性并发症少见。血小板减少往往是进入加速期的信号。

(2)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活检的病理切片显示造血细胞占骨髓容积的75%~90%,脂肪组织明显减少。以粒细胞增生为主,红细胞系相对减少,粒红比高达(10~30):1。其中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中性粒细胞增生为主。骨髓中的嗜碱、嗜酸细胞常和外周血同步增加。巨核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少数患者可见类似戈谢细胞的巨噬细胞是由于骨髓细胞转换加速,所生成的葡萄糖脑苷脂随之增加,致葡萄糖脑苷脂酶降解能力相对不足,使脑苷脂充满于巨噬细胞内,涂片后经氧化,聚合产生蜡样色素,染色后胞质带蓝色投射光彩,故称为海蓝色组织细胞。CML诊断时,骨髓中即可检出网状纤维,随病程进展而增加,至晚期可成为骨髓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也预示CML已进入加速期。

(3)细胞遗传学:90%的CML患者可从骨髓或外周血中检出Ph染色体,其中70%的患者为典型的Ph染色体,20%的患者同时伴其他染色体异常,包括Y染色体缺失、三体8,以及其他的染色体易位。上述染色体异常,更多发生于加速及急变期,还可出现第2个Ph染色体。

(4)融合基因及融合蛋白检测:95%以上的CML患者,包括Ph染色体阴性者,均可检出BCR—ABL融合基因,及其所表达的相应融合蛋白。①DNA印迹法(southen blot):利用相应的探针检出BCR基因重排:②逆转录—多聚酶联聚合反应(RT—PCR)。用相应的引物可检出BCR—ABL融合基因转录产物的mRNA,是目前最灵敏特异的方法,达10—5~10—6细胞水平;③荧光素原位杂交(FISH):可替代上述两种方法,用于检出BCR—ABL融合基因,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但其需要一定量的中期分裂细胞,故不适合于检测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灶(MRD);④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e);用于检测P210融合蛋白,以及其他几种融合蛋白。

5.祖细胞体外培养 患者祖细胞体外培养显示CFU—GM明显增加,达正常的50倍,但必须取材于外周血,而骨髓培养往往正常或轻度增加。此外,CFU—GM还存在分化缺陷、集簇增加、集簇/集落比值增加。

6.血液生化

(1)尿酸:常升高,和体内造血细胞代谢旺盛及化疗后细胞破坏释放有关。

(2)维生素B12:常明显升高至正常的10倍以上,其位于中性粒细胞内,故和血白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3)乳酸脱氢酶(LDH):常明显升高,可能和白血病细胞代谢升高、释放增加有关。

(4)血钾、血糖及血氧:高白细胞血症患者血标本中如白细胞大量释放钾、消耗糖及氧,可造成高血钾、低血糖及低血氧的假象。

(七)诊断标准

1.诊断标准 典型CML,又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必须具Ph染色体阳性和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或Ph染色体阴性,但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同时必须并有下列两项之一者:①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不成熟粒细胞>10%,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②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中性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

2.分期标准 因为90%的CML经中数时间约3年的慢性期后,不可避免地进入加速期,最后进一步发展至急变期,以急性白血病告终,故必须了解每期的特征。

(1)慢性期

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仅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主要为中性中幼、晚幼、杆状和分叶粒细胞,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嗜碱和嗜酸细胞增多,可有少量幼稚红细胞。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及杆状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

4)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5)外周血CFU—GM培养:集落和集簇数较正常明显升高。

(2)加速期:具有下列任意两项者,即可诊断。

1)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进行性肿大。

3)非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多。

4)外周血嗜碱细胞>20%。

5)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但<20%。

6)骨髓病理有胶原纤维显着增生。

7)出现Ph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异常(8号、17号、19号及22号最为常见)。

8)对传统的抗CGL药物治疗失效。

9)CFU—GM增生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加,集簇/集落比值增高。

(3)急变期:具有下列任意一项者,即可诊断。

1)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或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20%。

2)外周血原始细胞(Ⅰ型+Ⅱ型)+早幼粒细胞≥30%。

3)骨髓原始细胞(Ⅰ型+Ⅱ型)+早幼粒细胞≥50%。

4)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3.CML变异型

(1)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ic 1eukemia,cNL):患者Ph染色体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ANL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改变也不同于典型的CML,患者通常脾仅轻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幅度在(30~50)×109/L,绝大多数为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细胞,嗜碱细胞通常不增多,ALP染色积分升高;骨髓也以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为主,病程进展和CGL大致相同。2001年WHO髓系肿瘤新分类方案已将CNL归入骨髓增生性疾病,而不再归属于CML。

(2)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Ph染色体阴性、BCR ABL融合基因阴性。其临床及血液学改变也不同于典型的CML,患者脾通常不肿大,或仅轻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幅度较低,甚少>100×109/L。幼稚中性粒细胞<5%,而成熟单核细胞明显增多,绝对数>1×109/L;骨髓中粒系增生明显,成熟单核细胞也轻度增多,幼红细胞比例常>15%,但各系基本无病态造血,或甚轻;病程进展快于CGL,治疗效果较差。2001年WHO髓系肿瘤分类方案已将CMML归入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疾病(MD/MPD)。

(3)幼年性CML(juvennile CML,jCML):发生于青少年的CML,大多数在临床表现、血液学改变及细胞遗传学和典型的CML一样;但另一种青少年CML,是一种不同于典型CML的疾病。①其Ph染色体阴性,BcR—ABL融合基因也阴性,也无其他染色体异常;②临床常有皮肤损害,病情进展迅速,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相似;③骨髓中粒和单核细胞系同时增生,原始细胞<20%,有人建议称为青少年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uven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i);④血白细胞升高幅度低于典型的CML,不成熟粒细胞的比例较高,但嗜碱细胞正常或仅稍增多,而单核细胞>1×109/L;⑤具特征性的是血红蛋白电泳显示,50%的患者HbF升高,而HbA2减少,以及红细胞碳酸酐酶含量降低;⑥血小板常减少,骨髓巨核细胞也减少。具有上述特点的CML,称为jCML。其和单体7综合征十分相似,但染色体检查可与之鉴别。上述WHO新分类方案中,已将jCML归入MD/MPD。

(4)不典型CML(Atypical CML,aCML):aCML和典型的CML,在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中均有相类似的异常,但程度轻,故称为aCML(包括脾肿大、血白细胞升高幅度,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比例及嗜碱细胞数)。此外,aCMI常有贫血、外周血单核细胞轻度增多、1/3患者ALP积分升高、骨髓红系细胞相对较多,且伴多系细胞病态造血,随病程进展常以骨髓衰竭告终,而急性变少见。aCML和典型的CML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均阴性,而常有其他染色体异常,如三体8。预后明显差于CGL,中数生存期仅1~1.5年。WHO新分类方案中,也已将aCML归入MD/MPD。

(八)诊断评析

临床上遇原因不明的脾明显肿大、胸骨压痛、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和(或)嗜碱、嗜酸细胞增多的患者,均要警惕CML的存在,及时进行血涂片仔细观察有核细胞形态,如出现一定数量的中性晚、中幼粒细胞,在排除了类白血病反应后,即可做出CML的初步诊断。故重视临床查体及血常规检查,可为CML的诊断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

骨髓穿刺显示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且以粒细胞系为主,其中主要为中性中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中性粒细胞。这样,即可基本诊断为CML。按照国际标准,诊断cML应有细胞遗传学和(或)分子生物学证据,即检出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或至少检出后者所表达的BCR—ABL融合蛋白。尤其在临床或血液学不典型的病例,更需进行这方面的检查,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

(九)鉴别诊断

(1)类白血病反应:各种细菌性感染,尤其是结核感染、风湿性疾病(旧称结缔组织疾病)、肿瘤、长期应用糖类固醇皮质激素等均可引起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还可在外周血中出现数量不一的中性中、晚幼粒细胞,临床易误诊为CML,特别在原发病十分隐匿时,更易造成假象。

类白血病反应有以下特点:①有原发病,血象异常并随原发病好转缓解而消失;②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常有中毒颗粒;③中性粒细胞ALP积分明显升高;④骨髓增生程度大多在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细胞仅有核左移,而中性中幼、晚幼粒细胞的比例仍属基本正常;⑤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阴性。此项检查通常无需进行,因为前4项在大多数情况下已可将两者清楚区分,仅在少数难以区别时应用。

(2)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再加上CML,均属骨髓增生性疾病。此组疾病都表现为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可出现数量不一的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故需和CML鉴别(表3—10)。

表3—10 CML和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鉴别

(3)急性白血病:少数CML患者就诊时已届急变期,故应和相应的急性白血病鉴别。①能追溯到CML的病史者,则有重要价值,易于区分;②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嗜酸、嗜碱细胞增多,提示有可能为CML急变而来;③巨脾者也要慎重考虑,是否有CML急变的可能;④检测Ph染色体和(或)BcR ABL融合基因阳性者,大多提示为CML急变期。但30%左右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其Ph染色体也阳性,有条件时应检测BCR基因的断裂点,或是否为P190融合蛋白。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CML中变异型CMML应和MDS的CMML鉴别。①前者外周血白细胞常明显升高,而后者以正常或减少者居多;②前者骨髓各系细胞基本无病态造血,或程度很轻,仅累及粒系,而后者则较为明显,且至少涉及两系;③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前者阳性,后者阴性。

(5)单体7综合征:CML的变异型jcML和单体7综合征十分相似,单体7综合征更多见于2岁以上的幼儿,常伴皮疹及肝、淋巴结肿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者多,血片中单核细胞可增多,可见幼稚红细胞,HbF正常,或仅轻度增高。髓细胞中证实核型为单体7,为确诊依据。

(6)原因未明的脾明显肿大:斑替综合征、肝硬化、血吸虫病、黑热病、疟疾、脾型淋巴瘤等均可伴明显的脾肿大,只要仔细做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明显升高,伴中性中幼、晚幼粒细胞增多,则可基本拟诊断为CML,而和上述各种疾病区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