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标准针灸经穴手册》第8页(2475字)

中府Zhōngfǔ(LU 1)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主治】 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云门Yúnmén(LU 2)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处。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肩痛。

【操作】 向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侧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天府Tiānfǔ(LU 3)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当腋前纹头下3寸处。

【主治】 咳嗽,气喘,鼻衄,肩及上肢内侧痛。

【操作】直刺0.5~1寸。

侠白Xiábái(LU 4)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当腋前纹头下4寸处,或肘横纹上5寸处。

【主治】 咳嗽,气喘,上臂内侧痛。

【操作】 直刺0.5~1寸。

尺泽Chǐzé(LU 5)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孔最Kǒngzuì(LU 6)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痔疾。

【操作】 直刺0.5~1寸。

列缺Lièqūe(LU 7)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外感,头痛,项强,齿痛,口眼歪斜。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

经渠Jīngqú(LU 8)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太渊Tàiyuān(LU 9)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 外感,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腕臂痛。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际Yújì(LU 10)

【定位】 在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 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操作】 直刺0.5~0.8寸。

少商Shàoshāng(LU 11)

【定位】 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经穴很多,大致可分为经穴、经外穴和阿是穴三类。其中属于十二经和任、督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这些腧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具有主治本病证的作用,而且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

经外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和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