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视力的药物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普及出版社《老年眼病医疗保健手册》第169页(1747字)

人们常常注意到药物有利于人类的一面,而忽略了其引起不良反应的方面,以下症状及疾病均可由某些药物的使用不当而造成。

上睑下垂:有的药物对交感神经有阻断作用,如苯巴比妥、副醛与氯喹、胍乙啶、溴苄铵、苯妥英钠等。还有的药物(如长春新碱)这些都可能引起上睑下垂。长期大量使用均可能由于其不同致病原因而导致(引起)上睑下垂。

近视与远视: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毒扁豆碱(依色林)、新斯的明等,能使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形成近视。而阿托品、后托品与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敏可静及丙味嗪、阿密替林等,能使睫状肌松弛,悬韧带紧张、晶状体变扁形成远视。另外,链霉素、氯霉素能引起过敏性视神经炎,使眼睛的近视力和远视力减退,若不及时控制炎症,对视力的损害很大。

复视:即看到周围的物体都是双影。如长期大量应用安定、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痫酮、卡马西平与阿托品、消炎痛、呋喃妥因、长春新碱等,均可发生复视现象,但停药后复视现象即可消失。

结膜炎:结膜是指白眼球外面的一层薄膜,有些药物对它有刺激作用。如眼科用的硼酸、可卡因、磺胺醋酰钠等,以及心脑疾病用的洋地黄,利血平等,均可导致刺激性结膜炎。结膜对药物也有过敏现象,如含有氯霉素、金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肾上腺素等眼科用药,此外全身用的抗生素、磺胺类、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保泰松等,也可诱发过敏性结膜炎。

角膜炎与角膜混浊:将高浓度可卡因、利多卡因等麻药反复滴入眼内,或久用疱疹净,可招致过敏性或中毒性角膜炎。长期大量应用氯喹、氯丙嗪、消炎痛、乙胺碘呋酮及维生素D等,均会产生角膜混浊等不良反应。

青光眼:不论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激素,如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均可促使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以上药物需慎重使用,使用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三周。

晶状体混浊及白内障:氯丙嗪、白消安、三氟拉嗪、卡马西平等,可能导致晶状体混浊。长期或大量应用皮质激素,可引起晶状体混浊及白内障。甚至有时连治疗青光眼的毛果芸香碱及毒扁豆碱滴眼液,也可促使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

视神经萎缩:长期大量地应用氯霉素,可致视神经萎缩,使视野变小,视力减退,若同时给予维生素B6、维生素B12,即可缓解这些症状发生。异烟肼每日200~900毫克,应用10日~2个月,也可能会发生视神经萎缩,需给予维生素B6预防。

眼球震颤:若大剂量地应用安定、巴比妥类与链霉素、多粘菌素及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均可引起此症。其中除巴比妥类可致眼球垂直性跳动外,其他均呈水平性摆动。停药后眼球震颤可逐渐消失。

动眼危象:是指两眼突然不可控制地向上提,伴有颈肩部颤动。如止吐药胃复安与抗精神病药奋乃静、三氟拉嗪等,均会引起这种反应。

视觉与色觉障碍:久用氯喹,眼前会出现雾视、虹视。应用抗癫痫药三甲双酮,可能会引起昼盲。应用洋地黄过量时,多数病人会出现黄视症,这些都是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视网膜细胞的结果。

另外,维生素A是一种对眼睛有益的药物,但长期大量服用,效果会适得其反。如出现复视、怕光、震颤,严重时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及眼球突出,甚至连眉毛、睫毛也会脱落。身患多种疾病的患者如联合用药不当,对眼睛也会有不良影响,如抗结核药异烟肼、乙胺丁醇与降血压药利血平合用,会使眼球发胀、有异物感,眼睛怕光、流泪或视物模糊。

由于治疗需要,患者很难完全避免上述药物的使用。遵医嘱用药并定期检查视力及眼底,是趋其利避其害的有效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