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禽病防治手册

传染性鼻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禽病防治手册》第191页(1098字)

病因

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简称IC)的病原为副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两极浓染的杆菌,有A、B、C三种血清型。

传播

经与病鸡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与病原体污染的其他媒介间接接触感染。康复鸡可持续带菌,并通过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及环境,从而导致本病的蔓延和持续感染。

易感动物

任何年龄的鸡都易感,但多感染12周龄以上的鸡。偶尔发生于雉鸡和珍珠鸡。

症状

本病发病率高,在鸡群中传播迅速。产蛋鸡表现为产蛋率显着下降。病鸡面部、肉垂肿胀,鼻流浆液性和粘液性分泌物,打喷嚏,咳嗽,眼结膜发炎,并伴有眼睑粘连。如不继发或伴发其他传染性疾病,死亡率较低。

病理变化

眶下窦肿胀扩张,积有干酪样渗出物。鼻道卡他性炎,卡他性结膜炎,面部和肉垂皮下水肿。

诊断

根据病史、典型的症状和病变即可怀疑为本病,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窦渗出物涂片,经革兰氏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到副鸡嗜血杆菌,亦可怀疑为此病。用窦渗出物接种7日龄或较大一些的敏感雏鸡,很容易在72小时内复制出本病。同时注意与慢性或局灶性禽霍乱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通过抑菌试验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如泰乐菌素、壮观霉素、红霉素和链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等对于减轻病情和缩短病程虽有积极的作用,但停药后本病可很快复发,所以最好应在全群至少70%表现症状后用药,或采用间隙疗法,以治疗本病。

预防

本病在多龄鸡混养的鸡场常反复发生,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彻底更换鸡群,以消除带菌鸡,鸡舍彻底清扫和消毒。良好的消毒措施结合全进全出的鸡群管理,并采用安全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种易感鸡群,可有效预防本病。

上一篇:派富 下一篇:禽病防治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