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注意事项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科学普及出版社《人口与婚育知识手册》第164页(6073字)
从胎盘娩出到母体生殖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一段时间为产褥期,一般约需6~8周。这段时间内,母体全身各系统都发生极为明显的变化。尤其在产后两周内变化尤为突出。应了解产后母体恢复过程的规律,以指导产妇顺利地度过产褥期。
(一)产褥期生理变化
1.生殖器官的变化
(1)子宫体的变化 胎盘娩出后,子宫立即持续而有力地收缩,子官腔随之缩小。子宫壁的一部分血管闭锁,一部分变狭窄,使子宫壁由妊娠期的充血状态变为缺血状态,以后逐渐恢复至正常。刚刚分娩后,宫底在脐下1~2横指处。10多小时后,由于骨盆底及阴道肌肉组织的收缩而使子宫底上升至脐部以上。正常情况下,子宫底可每天下降1~2厘米,产后10~12天在腹部可触摸不到。经产妇恢复较慢,约6周后子宫方恢复正常大小。
(2)子宫内膜的变化 胎盘和胎膜与宫壁剥离娩出后,新的子宫内膜可由子宫内膜的基底层再生。产后7~10天,子宫腔内壁除胎盘剥离面外,均为新的子宫内膜所覆盖。胎盘剥离面的面积亦随之缩小,表面粗糙不平似一创面。约6~8周此创面逐渐恢复愈合。
(3)子宫颈的变化 分娩中被扩张的子宫下段及子宫颈部都呈柔软、松弛状态。局部充血、水肿,其内口开放。短时间内子宫下段与宫体的界限仍不易区分。产后10~12小时,子宫颈内口尚可容2~3指,一周后内口关闭,10天后恢复原状。产后4周子宫颈恢复正常大小。由于分娩的损伤,子宫颈外口失去其原来的圆形,而呈横的裂隙状。
(4)阴道、外阴及盆底组织的变化 分娩过程中,阴道口开放,阴道腔扩大,其周围组织松弛,恢复起来较慢,约3周逐渐完成。盆底组织约2~3周后恢复正常,但不易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阴道口的充血、水肿在产后数日内可以消失。处女膜被撕裂而成残缺不全的痕迹称为处女膜痕。阴道口较未产时为松。
2.乳房的变化
孕妇乳房自妊娠早期即有少量黄色液体分泌,称为初乳。胎盘娩出后,已经发育增生的乳房继续分泌初乳。产后2~3天,乳房更加膨胀,局部温度升高,并可有硬疙瘩,初乳变为白色的乳汁。随时间的延长乳汁量增多。乳胀较重时,常可伴有体温升高。但很少超过38℃且常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
哺乳开始后,可以很快地建立条件反射。如婴儿的啼哭声、哺乳的时间、婴儿的吸吮及触摸乳头等均可成为泌乳的条件刺激。当然,乳汁的分泌量与乳房的发育程度、产妇的健康营养状况及情绪的好坏有一定的关系。婴儿吸吮动作的强弱亦有一定的影响。
3.泌尿系统的变化
在妊娠晚期潴留于体内的水分在产褥期迅速排出。产褥早期尿量明显增多。如果分娩期产程延长,由于胎先露的压迫,造成膀胱粘膜充血、水肿,可发生排尿困难。另外,外阴的肿胀也可导致以排尿困难。
4.消化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孕妇胃液内的盐酸成分减少,产后10天左右方可恢复正常。产褥初期,腹肌和盆底肌肉均较松弛,加之运动较少,常可发生大便秘结。
(二)产褥期的临床表现
1.一般情况
分娩后,产妇感到轻松但也感到很疲劳。一般产后不久即可熟睡。
(1)体温 正常分娩者,体温均应正常。如产程较长或过度疲劳时,体温可略升高。开始泌乳时,乳房膨胀,体温亦可升高,但不超过38℃,持续时间亦不超过24小时。若超过38℃则属于病理现象。
(2)脉搏 产后由于子宫和胎盘间血液循环的停止及卧床休息,心脏负担减轻,脉搏较慢,约每分钟60~70次。如脉搏加快,应考虑有无出血或心脏病的可能。
(3)呼吸 产后腹压减低,膈肌下降,呼吸深而慢,每分钟约14~16次。
(4)褥汗 产后,产妇的汗腺功能较旺盛,出汗量多,尤其于睡眠和初醒时更为明显。此乃坐理现象,多于数日后自行消失。
(5)白血球 白血球于产后24小时内可略升高。以后则逐渐下降,两周后恢复正常。
2.子宫恢复及宫缩痛
产后1~2天产妇常感到下腹疼痛,此为子宫收缩所致。产后3~4天可自行消失。经产妇由于子宫肌纤维的部分断裂,弹性消失,故产后之宫缩痛更为剧烈。
3.恶露
子宫内的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及粘液等混在一起,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产后三天内为红色液体、量多,因含有血液及坏死的蜕膜,称为血性恶露;产后4~7天恶露中的血量减少,逐渐变为淡红色或淡棕色,称为浆液性恶露;产后两周左右则变为黄白色液体,含有较多的宫颈粘液和白血球,称为白色恶露。一般在3~4周后恶露才干净。
(三)产褥期卫生指导
产褥期的各种变化均属正常的生理变化。但因分娩中的体力消耗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胎盘剥离留下创面,乳房开始泌乳且要担负起喂养新生儿的责任等,所以对产妇予以适当的护理,进行卫生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是使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的保证,应有下述必要的保健条件和措施:
1.舒适的休养环境
休养室应该清洁、安静,室内空气新鲜。冬天应注意预防感冒;夏天则应预防中暑。产后1~2天内,休养室内不宜人员过多,与产妇不要过多交谈,应保证产妇充分休息和睡眠。睡眠姿势应以左、右侧卧位为宜。尽量避免长时间的仰卧姿势,以免造成子宫后倾。以后,每天逐渐增加起床的时间,逐渐加大活动范围。但不应站立过久,尽量减少蹲位姿势及手提重物,以防子宫脱垂。
2.注意阴道出血及外阴清洁
产后24小时内应严密观察子宫的收缩情况,特别注意警惕宫腔内积血及少而持续不断的阴道出血。除应注意产妇的一般情况外,尚应勤按摩子宫及观察阴道的出血量;产后4周内不能洗盆浴及坐盆。每天用温开水、1∶5000的高锰酸钾或新洁尔灭冲洗外阴,但应避免污水流入阴道内。如有会阴伤口更应保持干净。月经垫要常洗、日晒。月经纸要消毒后再用。如果没有消毒条件,可以高压蒸20分钟后使用。产妇大便后应及时冲洗以防感染。还要随时注意伤口有无红肿及硬结。缝合伤口的拆线时间视伤口愈合情况而定,一般为4天拆线。如有伤口感染或化脓,则应提前拆线并要充分引流。
3.注意全身卫生
产妇出汗较多必须注意全身皮肤的清洁,可用温热水擦浴,勤换内衣及床单。冬天应注意保温。每次饭前、便后及哺乳前都要用肥皂洗手。
4.保持大小便通畅
分娩时由于胎头的压迫,膀胱多有充血、水肿。分娩后产妇常常无尿意感。产后4~6小时应提醒产妇排尿。如有排尿困难应立即采取措施,如热敷或温水冲洗外阴及针灸等,以预防尿潴留。由于饮食量少、活动少及伤口的疼痛也易造成大便干燥。应提醒和鼓励产妇解大便,多吃蔬菜及早期下地活动,促进各器官早日恢复正常功能。若大便干燥可适量给予缓泄剂。
5.观察子宫收缩及恶露情况
应于每日同一时间排尿后测量子宫底的高低。如果子宫底及两侧附件有压痛,恶露量多,恶露呈红色且持续两周以上、再有腐臭味者应视为宫腔有感染,应积极进行抗炎治疗。子宫收缩不良易引起宫腔感染;反之,宫腔感染亦常引起子宫收缩不良。因此,子宫收缩欠佳者应高度警惕宫腔感染的可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6.乳房的护理
当前,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并认为产后可即刻进行母乳喂养,以刺激乳房分泌乳汁。但于喂乳前应先把乳头上的污痂用油润擦掉,再用温肥皂水洗净、擦干。以后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手及擦洗乳头。哺乳间隔以3~4小时为宜,但也无机械规定的必要。每次哺乳时间约15分钟,两侧乳房应轮流交替哺乳。乳汁量过多者,其多余的乳汁应吸出。乳房过度充盈者亦可用按摩乳房的方法排空。随时注意乳房有无疼痛及红肿现象,如出现此症状应及时检查及治疗。初次哺乳者乳头易出现裂口,除应积极治疗预防感染外,尚应带上乳罩,哺乳时应吸出乳汁进行喂养。一方面可以减轻母亲的疼痛,另外亦可预防乳腺炎。
(四)产后锻炼
产后初期可在床上作轻微活动及保健操。应指导产妇进行腹肌和提肛肌的收缩运动。一般可按下列方法进行锻炼,但有伤口者可例外或延缓。
产后第一天可作抬头动作。产妇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侧,头部从枕上抬起,做两个八拍;
产后第二天于吃饭及哺乳时可开始坐起。做上肢的外展与内收运动,做两个八拍;
产后第三至四天可下床去厕所(指室内厕所而言)。做上肢举臂过头运动,做1~2个八拍;
产后第五至六天下肢可作屈伸运动并做提肛肌的收缩运动;
产后第七至八天开始做幅度较大的四肢运动、加大运动量,两腿伸直徐徐上举,并可做关节的屈曲、伸直动作;
产后第九至十天可行膝胸卧位运动。每日两次,每次5~10分钟。
产妇的体力逐渐恢复,运动量可逐步增加。产后早些下床活动对促进产妇机体的复原,包括子宫的复位、腹肌及盆底肌由紧张力的恢复是有利的,并且对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食欲、增强消化能力及减少排便的困难亦有好处。通常,产后2~3周可恢复一般的日常生活。产后保健操可持续5~6周,其强度不断增大。它不但对产妇身体各部功能的恢复有利,而且还可减少由于生产所造成妇女优美体态的影响。
(五)产后检查
常规于产后40天对母婴进行一次全面性检查。主要应了解产妇生殖系统及全身的恢复情况,新生儿喂养及发育情况。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产妇
(1)一般健康情况 测量体温、脉搏及血压,听心、肺和摸肝、脾等。化验尿,主要检查有无蛋白。
(2)会阴及阴道 观察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多少和气味。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还有无红肿及硬结。令产妇用力,以观察阴道前、后壁有无膨出及盆底的支持力。
(3)子宫颈 宫颈有无撕裂,其愈合情况,有无宫颈糜烂等。
(4)子宫及附件 检查子宫的大小及位置,宫旁组织及附件有无压痛,增厚等;子宫有无脱垂。
(5)乳房 观察乳房充盈程度,乳汁的量及乳头有无裂口等。进一步向产妇提供正确的哺乳常识。
(6)其它 对合并其它疾病者应予以个别的指导。必要时转其它科医生检查处理。
2.新生儿
(1)一般情况 测量体温、呼吸、心率、身长及体重等。观察四肢活动及精神状态等。
(2)脐带 观察脐带脱落情况,特别应注意脐带根部有无红肿及分泌物。
(3)观察哺乳过程 了解新生儿的吸吮能力。观察新生儿的大便以了解其消化功能。
(4)对心、肺、腹全面检查 了解有无先天性畸形或先天性心脏病。
(5)生殖器的检查 了解有无先天发育异常,如:尿道下裂、先天无肛、睾丸未降、处女膜闭锁等。
以上检查如发现异常,应给予及时矫正,必要时请专科医生协助。
(六)哺乳期避孕
产褥期应绝对禁止性生活。因为分娩时胎儿要经过阴道,阴道撑得很大,粘膜变得非常薄,很容易损伤;同时子宫口开放,也有个逐渐恢复关闭的过程。如果在未完全闭合的情况下性交,会将细菌带入宫腔,造成宫腔感染。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另外,还会引起出血,尤其在产后恶露未干净、子宫的创面尚未愈合的情况下进行性交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产褥期应绝对禁止性生活。剖腹产者更应如此。
产褥期过后生殖器官逐步恢复正常状态,一般以产后两个月开始性生活为宜。产妇的内分泌功能尚不十分协调,加上哺乳的影响不能形成正常的月经周期。依靠哺乳、闭经进行避孕是不可靠的,只要有性生活就要注意避孕。
哺乳期的避孕方法 如果想杜绝再次怀孕可在产后24小时内行绝育手术;如想避孕可放宫内节育器,产后三个月方可放置,剖腹产者半年可以放置;一般,不宜采用口服药物避孕方法,因这些药物通过乳汁排泄可能影响婴儿的健康;哺乳期避孕以外用方法为宜,如避孕套、子宫帽、避孕膜或避孕软膏等。但这些方法也都不十分可靠,两种方法并用更为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