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禽病手册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书籍:禽病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261页(2798字)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引起禽类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病禽免疫抑制、生长抑制(矮小)综合征、致死性网状细胞瘤、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慢性肿瘤。

由于本病常为立克氏病、禽痘等禽类疫苗和SPF禽群的潜在污染因素,使疫苗公司和SPF禽群生产者蒙受重大经济损失,本病已引起有关方面的异常关注,已将本病列为禽类疫苗和SPF禽群监测对象之一,本病已成为世界性分布的疫病。据何宏、陈溥言等调研资料证明,我国不仅存在本病,某些地区的感染率还比较高。

一、诊检要点

(一)临床表现

精神委顿,食欲不振。羽毛粗乱,贫血,生长停滞,发育不良,感染后数天到数周病禽急性死亡,感染约3周可见羽毛中间部出现一字形排列的空洞,感染1月后出现运动失调和麻痹。

(二)病理剖检

由不完全复制T株病毒引起的急性网状细胞肿瘤形成,肝脏被大空泡状原始网状细胞所浸润。由完全复制毒株引起的慢性肿瘤(法氏囊淋巴瘤和非法氏囊淋巴肿),肝和法氏囊有肉眼可见的淋巴瘤、翼神经、坐骨神经、颈神经均肿大变粗。

法氏囊重量减轻,严重萎缩,滤泡缩小,滤泡中心淋巴细胞减少和坏死。胸腺充血、出血、萎缩、水肿。

肝、脾、肾、心、胸腺、卵巢、法氏囊、胰腺和性腺等(肝最早出现病变),有灰白色点状结节和淋巴瘤增生。特征变化是器官组织中网状细胞弥散性和结节性增生。

电镜检查:肝细胞核浓缩,线粒体肿胀→细胞内出现较多同心层板状体,线粒体肿胀→细胞正常结构基本消失,网状细胞大小不一,核大,异染色质稀疏→肝细胞坏死。

(三)流行特点

各种禽类均可感染,尤以火鸡和鸭危害较严重,本病主要通过接触水平传播,也可经卵传播。若由MD苗等污染引起传播则死淘率高,发病率高,且有疫苗使用特异性,即不用苗者发病。在各种宿主因素中,年龄尤为重要,幼龄鸭感染RV-1株产生免疫抑制,但3周龄鸭感染RV-1后,不表现免疫抑制。鸡感染完全复制REV后,常使其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受到抑制。可抑制病禽对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鸡新城疫等病的免疫应答。

(四)实验室检查

1.病毒分离培养

(1)病料采集与处理:取可疑病禽全血、口腔、泄殖腔拭子(用含青、链霉素的培养液冲洗制备)、新鲜肝脾组织和肿瘤组织悬液(收集细胞悬浮于细胞培养液中,离心取上清,经多孔滤膜除菌制备)备用。其中推荐外周血淋巴细胞法[外周全血+肝素(5.0单位/毫升)抗凝→低速离心→收集上层黄色血浆和中层白细胞→高速离心→取沉淀→+组织培养液悬浮制备]。

(2)细胞培养:常用鸡(鸭)胚成纤维细胞→待细胞长成单层后→不倒营养液+病料细胞悬液0.1毫升(无细胞病料→接种于倒去营养液的平皿→吸附30分钟→+培养液)→38℃培养→24小时后换液→以后隔2~3天换液→次,培养3~9天→同时设对照组原代有复制能力的病毒组、空白组和对照组。为确定病毒的存在,至少盲传2代以上,培养14天后检测敏感性最高。

(3)雏鸡接种:分别取待检病料悬液0.1毫升及对照组悬液0.1毫升→1日龄雏鸡(称重)各腹腔接种→2组隔离饲养,每周称重→(一般接种21天,体重差别显着)观察8周→采血,剖检→病变可见法氏囊和胸腺萎缩,外周神经纤维肿大,羽毛发育异常。

2.病毒鉴定

日本:补体结合试验(CF),琼脂扩散试验(AGP),荧光抗体试验(FA)。

美国:CF、AGP、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澳大利亚:FA。

中国:AGP、FA、推荐ELISA。

(1)病毒特性:本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科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群,为单股RNA,病毒粒子直径为80纳米左右,有囊膜,核心有链状或假螺旋状结构,在蔗糖密度为1.16~1.8克/厘米3,这两点与禽白细胞增生病毒不同。一个血清型,但各分离毒株之间稍有抗原差异(有三个血清亚型),对热不稳定,37℃20分钟后感染性丧失50%,1小时丧失99%,在4℃较稳定,-70℃下可长期保存,易被酸、乙醚、氯仿灭活。RE病毒群分为完全复制(全基因型)病毒(REV-A)和不完全复制(缺陷型)病毒(REV-T)(需要辅助病毒REV-A的参与才能进行病毒复制)两大类。只有完全复制病毒株才能引起矮小综合征和慢性淋巴瘤。

(2)血清学检测

3.类症鉴别(详见MD)

二、防治

(一)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二)预防

1.加强种蛋(包括SPF种蛋)疫病监测,用酶免疫测定检出种蛋中的REV抗原,淘汰潜在传播母鸡,消除垂直传播。

2.加强种禽群(包括SPF禽群)监管措施,注意环境卫生,防止水平传播。

3.加强种禽用疫苗(特别是马立克氏病、禽痘和禽白血病)质量监测与管理,严防本病毒污染,以免引起本病的人工传播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4.注意野禽中RE的检测工作。

5.迄今尚无用于免疫预防的市售疫苗。

上一篇:传染性法氏囊病 下一篇:禽病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