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禽病手册

禽李氏杆菌病

书籍:禽病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423页(2646字)

禽李氏杆菌又称禽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李氏杆菌(Listeria moncytogenes)引起禽类的一种散发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禽表现为单核细胞增生性脑膜炎、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等症状。

人和家畜感染本病后重者引起脑膜炎、流产、败血症和单核细胞增多,轻者表现为结膜炎。

一、诊检要点

(一)临床表现

病禽常表现为败血性感染症状,如体温升高,严重脱水,全身发紫,精神沉郁,消瘦,下痢,粪便呈白绿色,两腿无力,倒地侧卧,两腿不停划动。有些病禽呈现脑炎型,精神沉郁,共济失调,斜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程1~3周,出现神经症状的病雏死亡率可达90%以上。

(二)病理剖检

1.败血症型李氏杆菌病 表现为败血症并伴有坏死性心肌炎和坏死性肝炎。脾脏肿大,呈斑驳状,肝肿大,呈土黄或绿色,或有黄白色坏死区。深紫色淤血斑,质脆易碎。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腺胃、肌胃和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黏膜出血、脱落,肾肿大、炎症。

2.脑炎型李氏杆菌病 病禽无明显眼观病理变化,取脑组织触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小脑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卫星现象,中脑和脊髓有微小脓肿,内有革兰氏阳性杆菌。

(三)流行特点

各种禽类均易感,、火鸡、鹅、鸭和金丝雀是最经常发病的禽类宿主。幼龄比成年禽易感,发病急,多呈败血经过。金丝雀是最易感的鸟类,但成年鸡和火鸡对该病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多散发,偶见有禽群暴发,病禽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多经呼吸道、消化道和创伤感染等途径传播(蛋内不含本菌)。本病多发于3~5月份。

(四)实验室检查

1.病原分离与鉴定

(1)病料采集:经常可由血液、肝、脾和心肌分离到本菌,脑炎型李氏杆菌病也可由脑分离获得。

(2)培养基:营养琼脂、鲜血琼脂、0.05%亚碲酸(钾)盐胰蛋白琼脂、0.1%葡萄糖血清肉汤、丁琼脂、马丁肉汤和普通肉汤。

(3)接种培养:取脑、肝、淋巴结等病料,表面用烧红的刀片烧灼,然后用灭菌的接种环自烧灼处插入,采取样品,接种在营养琼脂和血琼脂上,画线后于37℃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形态,在营养琼脂上的菌落是表面光滑、隆凸、圆形、透明,直径为0.2~0.4毫米,边缘整齐,呈浅绿色;在血琼脂上菌落周围出现狭窄的乙型(β)溶血环;在亚碲酸盐琼脂上呈黑色菌落,并有明显的β溶血现象;在葡萄糖血清肉汤中呈均匀浑浊,有颗粒状沉淀,不形成菌环及菌膜;在马丁琼脂上见有乳白色、大小不等、圆形、边缘光滑、透明的小菌落;在马丁肉汤中呈均匀浑浊,管底有黄色沉淀。

2.病原菌鉴定

(1)检菌: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禽组织触片或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有呈单个、V形或并列的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稍弯曲的小杆菌,且两极着色较深,多散在,无荚膜,无芽孢,有鞭毛,能运动。

(2)生化特性:本菌一般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李糖和杨苷,产酸不产气,它不发酵阿拉伯糖、卫矛醇、菊糖、棉子糖或木糖,甲基红阳性,过氧化酶阳性,不产生硫化氢及靛基质,不还原硝酸盐、M.R.及V-P试验均为阳性,此菌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

本菌的特点是,即使在4℃条件下,也可慢慢(约1周)增殖。

3.血清学检查 可用凝集试验和荧光抗体法进行诊断,此外荧光抗体诊断法也可用于血清型的鉴定。但因本菌的自凝性及其与金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有共同抗原成分,易出现交叉反应,使血清学诊断受到限制。国外已有血清Ⅰ和Ⅳ型商品化抗血清可用于血清型鉴定。

用本菌LJ10、ALM5、LB11、C11、B11和B153等菌株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ELISA,可快速检测本菌。

4.用核酸探针和PCR技术,每克样品污染一个细菌即可检出,十分敏感、特异,而且缩短了检测时间。

5.动物试验 实验动物中,家兔、豚鼠、大鼠和小鼠均有感受性,用李氏杆菌肉汤培养物以1∶10稀释,经腹腔、脑内、静脉接种家兔、小鼠或豚鼠后,经3~6天试验动物败血死亡。将病料乳剂滴入豚鼠或家兔眼结膜囊内时,可使之发生化脓性结膜炎和角膜炎。剖检死亡实验动物时,在肝、脾脏见有坏死灶。

6.类症鉴别要点

·丹毒杆菌病:整齐、直或稍弯曲的杆菌,不运动,有时呈线状(本菌较丹毒杆菌粗,幼龄菌较老龄菌长,多单在,有时成V字形或短链,能运动,呈多形状杆菌)。

二、防治

预防李氏杆菌病,首先要加强幼雏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识别并消灭传染源,鸡舍定期消毒。李氏杆菌对大多数常用的抗生素有耐药性,高浓度的四环素可用于本病的治疗。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对家禽李氏杆菌病可能有预防效果。

目前尚无对该病预防有效的生物制品。

公共卫生:人患本病多为散发,呈脑膜炎症状,血清单核细胞增多,肝坏死和肺炎,常有神经症状。与病死禽有关人员应注意保护。病死禽肉尸及其产品务必经过无害化处理。

上一篇:坏死性肠炎 下一篇:禽病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