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枝苋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第63页(802字)

图2-33 反枝苋

〔学名与别名〕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野苋菜、西风谷、苋。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茎直立,有分枝,稍显钝棱,密生短柔毛。叶互生,具长柄;叶片菱状卵形,先端微凸或微凹,具小芒尖,边缘略显波状,叶脉突出,两面和边缘有柔毛,叶背灰绿色。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簇多刺毛;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花被白色,被片5枚,各有1条淡绿色中脉。胞果扁球形,包裹在宿存的花被内,开裂;种子倒卵形至圆形,略扁,黑色,有光泽。

幼苗下胚轴发达,紫红色,上胚轴有毛;子叶长椭圆形;初生叶1片,卵形。

〔生物学特性〕 种子繁殖。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30℃,适宜土层深度在5厘米以内。

在我国中北部地区,4~5月出苗,7~9月开花结果,7月以后种子渐次成熟落地或借助外力传播扩散。

〔分布与危害〕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江苏等地广泛分布。生于农田、菜园、果园、路旁及荒地。主要危害棉花、花生、玉米、豆类、瓜类、薯类、蔬菜、果树等作物。

凹头苋(A.ascendens Lois.)、刺苋(A.spinosus L.)与反枝苋近似。它们的主要区别是:①凹头苋植株较矮小;茎平卧而上升,自基部分枝;叶顶凹缺;花簇多腋生,有时有1粗大顶穗;胞果不开裂。分布全国各地。②刺苋植株较高大,茎几无毛;叶柄基部两侧各有1刺;一部分苞片变成尖刺。分布华东、中南、西南及陕南等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