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130页(1397字)

头疼不是具体的病,而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头疼的机制非常复杂,其症状从极轻到极重,所谓“头痛欲裂”,有人甚至寻死觅活,极难忍受,或伴有呕吐、眩晕、冷汗、心悸等多种症状。

在一般家庭条件下,要警惕两类具有头疼症状的疾病。一是急性传染性疾病,各种病因所致的脑膜炎、脑炎、流感、伤寒、疟疾、钩端螺旋体病都可引起剧烈的头痛;许多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也可有头痛。急性脊髓灰质炎在麻痹前期可见特征性的颈后疼痛。这类疾病应该积极寻求原发病的治疗。头疼仅为重要的提示,不应该舍本逐末,专注于头痛。实际这些头痛专门的对症治疗往往不能控制。这一类疾病除较明显的接触史或相关症状外,最主要的是多有明显发热,或恶寒发热。另一类是颅脑疾病,一是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一是感染,包括脑脓肿、脑寄生虫病(囊虫、肺吸虫);一是颅脑占位性病变,包括脑肿瘤、脑结核瘤、颅内转移性癌(脑内寄生虫和脑脓肿也是占位的)。这些病虽然也可出现很剧烈的头痛。但对症治疗头痛往往难于控制症状,而且有可能产生缓解的假象,误了治疗的时机。

已故药理学家张毅教授曾经说过:“自有人类,疼痛不知挽救过多少人的生命。”这是因为,疼痛指示疾病的存在;疼痛催人寻求积极的治疗,不能等到不可救药。同样,头痛也是这样,头痛的存在让人知道许多疾病存在的可能,而且,往往也显示病情的发展,切不可病源不明的情况下,单独寻求解除头痛。要警惕因而掩盖病情,掩盖对主病的认识和治疗。因此,如果出现顽固性的、持续性的头痛,或者逐渐加重的头痛,首先应该经过专业医疗单位、医疗人员的诊断。在诊断明确之后,才可以设法对症治疗头痛,但也应该是治疗原发疾病的辅助治疗。

另外一些疾病如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脑供血不足、脑震荡与脑挫裂伤、脑外伤后遗症、高原反应(高原适应不全症)等,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当条件改善后,或逐渐适应后,或随原发病的治疗,头痛也会逐渐减轻,趋于不明显。这类疾病适当应用镇痛药可能有助于缓解病痛,但也不应该放弃原发病的治疗。当进入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时,重型高原反应(肺水肿型、昏迷型)的先驱症状与反应型相似(头痛、头昏、心跳、气短、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等)。因此,高原反应型的高原适应不全症必须严密观察,及早发现重型高原适应不全症。高血压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头晕、麻木、无力等,应该警惕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等危重病情,而不当专注意于头痛。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神经痛,以及眼原性头痛、鼻原性头痛、耳原性头痛、齿原性头痛以及颈椎病都可能出现顽固性、剧烈头痛,这类头痛一般镇痛药往往难于奏效。

神经官能症、精神病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头痛。

一般头痛,家庭条件下,如能针对原发疾病最理想,除前面介绍的各成药外,川芎茶调散(4)可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元胡止痛片(6)可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以及神经官能性头痛。黄连上清丸(42)、速效救心丸(37)也可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

上一篇:中毒 下一篇: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