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293页(4154字)
山楂,或写作山查,一称红果。
山楂除为常见水果外,也是常用药材。山楂原产我国。山楂属植物我国有17个种,北方分布最广是山楂(北山楂)及其变种大山楂(山里红),南方分布最广的是野山楂(南山楂)。除野生的外,栽培品种,一般以果型、成熟果实颜色(多红色,但也有黄色、白色果实)、果肉颜色(黄、红、绿等)又分为若干园艺品种。
山楂容易保存,又可切片晒干,制成果酱、果汁、果茶,制成山楂糕(金糕)、山楂糕片等多种食品。山楂切片晒干亦即药材山楂(片),炒焦称焦山楂或焦楂,烧炭称山楂炭。山楂叶、种子(山楂核)、木(山楂木)、根(山楂根)均有入药记载。
山楂以富含营养成分着称。据计算,所含维生素A前体胡萝卜素为苹果的7倍、梨的10倍、香蕉的3倍;维生素B1,硫胺素为苹果、梨的2倍;维生素B2、核黄素为苹果、梨的5倍;维生素C,抗坏血酸为苹果18倍、梨的30倍、香蕉的15倍;含铁量为橘子、广柑和梨的10倍;含钙量为香蕉的8.5倍、苹果的8倍、梨的17倍。
山楂近年来引起的轰动还在于富含大量对冠心病有治疗作用成分,在水果中殊不多见。国外早期用几种欧洲的山楂花、果制剂或单用或配成复方作为强心剂、利尿剂。一百年前,已有学者推荐用一种产于英国的山楂酊剂作为心脏病药物,乃至强心剂洋地黄代用品。近40年来,英、法、美、德、意、奥、保、印度、日本等都有文献报导,涉及山楂果实、花、叶、枝、根、皮、种子等制剂的研究工作,国内也有对山楂的强心、抗心律不齐、增加冠脉血流量、降血脂、降血压、抑菌、降转氨酶、助消化等功能的研究报导。已有果实和叶的制剂上市。
山楂具有令人愉快的酸甜滋味,许多人喜欢食用。山楂果实的各种制剂也带有这类滋味。但是,由于山楂较强的生物活性,不宜过量。曾有人报告,食用过多的山楂或山楂制剂,引起胃酸增加、胃痛、上腹部烧灼感。个别溃疡病患者,有出血倾向;妇女月经期延长、经血量增多。
山楂果实在中医用于消积化食,补脾健胃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开胃消食的大山楂丸就是以山楂肉为主的大蜜丸,至八十年代,全国尚有154个厂家生产大山楂丸。其实,山楂果酱、山楂果汁、果冻、糖葫芦等食品,以及山楂片单用或与其它饮料同用,也都可用于消积化食健胃,而且,一般家庭可以自制,是很方便的医疗保健食品。
山楂果实含相当量的果胶,制作果酱、果冻、果茶、果汁都可利用所含果胶制作晶莹透明或半透明的制品。
山楂果酱(红果酱)的制法:
市售山楂果酱有时呈酱紫色,且较少山楂特有的果香。家庭自制果酱一般呈红色或粉红色,气味芬芳,酸甜可口。
取新鲜山楂,洗净,去核,放锅内(最好是铝锅、搪瓷锅,其次是不锈钢锅,尽量避免用铁锅,尤其应避免用铸铁锅,以免影响口味)加水至稍没过山楂为止,加热煮沸后约10分钟,加入白糖,白糖主要是蔗糖,冰糖同是蔗糖组成,过多食用蔗糖容易发胖,促发龋齿,如果改用甜叶菊、罗汉果、蛋白糖之类甜味剂则可避免蔗糖的不良作用,家庭中加用蜂蜜也较方便、理想。一般加糖量约为山楂重量的一半左右,视自家口味喜好而定,可适当加减。去核应在加糖前。如果想去果皮(山楂的果皮很薄,其实一般不去果皮并不影响食用,但外观不如去果皮的好看),可在煮沸后立即剥去薄薄的外皮,或与去渣、去核同时去皮。
山楂种子大而坚实,食用或加工时,必须去核。较大量加工去核,半机械化的是用自制冲(也作铳,读chòng,)子沿果柄方向将果核出,但这样同时要带走一定数量的果肉,而且需要专用设备。
家庭制作加工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刀沿与果柄垂直的方向中部(赤道位置)用小刀切至果核,旋转半周至三分之二周,用手微用力一捏,自然张开,果核可以顺利取出。另一是加热煮沸后,直接捏去果核,可加水量稍多,煮沸后,加糖前,先用汤匙或铲将山楂杵碎,用粗纱布或尼龙纱压挤过滤,此时果肉可以稠浆糊状过滤,果皮、果核都可以同时保留在纱布内,弃去。果肉如果过滤不净,可以再加些开水揉挤,过滤。如果过滤的果汁稀薄,可适当加热浓缩,或加糖后溶糖同时加热,但应注意避免糊锅。其实山楂果酱虽然热时流动性较大,放凉后,一般都是胶冻状,浓缩并非必要的程序。调整甜度后,放凉,即为山楂酱。趁热装入干净消毒的广口瓶中,密封,或在冰箱中放置,可以较长时间保存,随时取食。
山楂果冻(红果冻)的制法与果酱相似,但加水量较制果酱的水量为多。煮沸后一定要去皮,加糖约与山楂等量,过滤为稠液,可作果汁、果茶。过滤液文火浓缩,根据家庭情况,适量加入洋菜或明胶,可助其成冻,一般趁热加入适量团粉(淀粉)也可。放凉后即成凉粉状果冻。加明胶的不宜长时保存。商业制果冻有加明矾者,因明矾对身体不利,以不用为好。
山楂果茶为山楂果汁与胡萝卜汁适量混合,调整甜度,加或不加明胶均可,但应避免成冻,加水量应稍多,注意:水量过多时,容易分层析出沉淀。山楂果茶的营养丰富,无论加不加淀粉或明胶、洋粉,都容易发霉,不宜久放,最好新鲜的,现吃现作。
中成药大山楂丸除山楂以外,还有神曲、麦芽或其它配伍药,而且粉碎不易。《良朋汇集方》卷1另有山楂丸,谓:“能消食健脾胃,小儿尤益,将山楂蒸熟,去核捣烂,蜜糖和丸,不拘时,白汤下。”一般家庭均能仿制。
又,“治产后儿枕痛,用山楂水煎浓汤,加砂糖一匙饮之。”儿枕痛又名儿枕,亦称血母块。表现为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可摸到硬块,兼见恶露不下,或恶露不畅。
又,专治积食不化方:用山楂炒黑,研末,一服三钱(10g),姜汤调下。
《种杏仙方》卷1治食肉太多不化,腹胀发热,用山楂(去核)一两(清制:约37克),水煮,先饮汤,后食山楂。
据报告,焦山楂的水煎剂对5种痢疾杆菌和绿脓杆菌,在体外都有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药学通报1960年2期)。文献中也不乏用山楂治痢疾的验方:《普济方》卷210“止痢以楂子喂食之。”《中药大辞典》引《医钞类编》方:治痢疾赤白相兼,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3~6g)。红痢,蜜拌;白痢,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空心下。又,引《方脉正宗》治诸滞腹痛,用山楂一味煎汤饮。(滞,即滞下,中医常称痢疾为滞下。)《全国中草药汇编》验方:治细菌性痢疾,山楂、红糖各一两(50g),红茶三钱(15g),水煎服。《果蔬疗法大全》124治一般菌痢用山楂60g,文火炒至略焦时,加白酒30ml,搅拌,再置文火上炒至酒干,加水200ml,煮15分钟,去渣,加入红糖适量,再煮沸,趁热服下,每日一剂,一次服完。又,125,炒山楂30g,大蒜2头,水煎服,每日2~3次。
李兴民等报告(1981),用民间方:二楂面治疗小儿慢性痢疾,病程在三个月以上者60例,治愈4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7%。
二楂面即生山楂粉、焦山楂粉、炒黄小麦粉三味,据病情调整剂量和剂量比例:久痢伴食积者,生山楂粉占一半量;大便稀或红色粘冻量多者,焦山楂粉占一半量;脾虚、舌苔淡白者,炒面占一半量:其它半量用其它二味。混合服用,每日:2~5岁60~120g;6~10岁120~250g;11~15岁250~400g,温开水或浓茶水拌服(陕西中医1981;2(2):14)。
北京市第二医院1975年报告,40例心绞痛患者口服山楂酊(每毫升相当山楂1g),每日2~3次,每次10~15ml。半年后,有效率达90%,其中37.5%显效。
张家口市第一人民医院用山楂蜜丸每日口服二两(100g)治疗25例高血脂症,服用一个月,80%病例血清胆固醇下降;75%病例血清甘油三脂下降;64%病例β-脂蛋白下降。
另据报告,临床应用山楂糖浆治疗50例高血压患者(糖浆每毫升相当山楂干品0.65g),每日三次,每次29ml,饭后服。疗程一个月有明显降压作用;能改善食欲及消化机能(新中医1976;(1):51-52)。《果蔬疗法大全》99治高血压:1、山楂10g,花生叶30g,木耳5g,水煎服,每日2次。2、山楂15g,菠菜根60g,水煎服,每日2~3次。3、山楂30g,鲜麦苗50g,水煎服,每日2次。另,《果蔬疗法大全》139治急性病毒性肝炎,大枣20个,山楂15g,水煎服,每日2次。
家庭应用可参考上述临床工作,灵活变通,未必限定某几个固定剂型。
山楂叶,无论南、北楂,其所含对心血管有生物活性的成分许多与果实相同或相似,药理作用也很相近。近年来已有山楂叶提取物的成药上市,主要用治心血管疾病和高血脂。
据《中药大辞典》:山楂叶和花泡茶服,可治高血压。《果蔬疗法大全》97、100野山楂9~12g或山楂花3~9g,水煎服,治高血压、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