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性痤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488页(3330字)

本病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粉刺、酒刺、暗疮。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是由雄性激素激发引起,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合成和排出亢进,同时使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增殖,造成毛孔堵塞,致使皮脂排出障碍,潴留的皮脂形成粉刺。皮脂排出亢进又使毛囊内嗜脂性痤疮棒状杆菌大量繁殖,该菌产生的酯酶增多,酯酶能分解脂质中的甘油三脂,产生游离脂肪酸(FFA),FFA有致炎症作用,导致痤疮炎症性皮疹的发生。此外,痤疮的发生还与遗传、环境因素、药品、化妆品、精神因素等有关。

〔诊断要点〕

一、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十几岁至二十五六岁是本病的高发年龄。

二、好发于面部,特别是前额、双颊和颏部,也可见于上胸、后背上部及肩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

三、皮损为粉刺、有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同时伴有炎症性损害,如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随着年龄增加皮损消退,遗留瘢痕,钙化及色素沉着。

四、本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时可有疼痛和触痛。

〔鉴别诊断〕

一、酒渣鼻 好发于中年人,损害多见于鼻部及面部中央,患部皮肤潮红,常伴毛细血管扩张,无黑头粉刺。

二、痤疮型药疹 有服用碘、溴、雄激素、避孕药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史。损害无黑头粉刺。

三、职业性痤疮 有接触焦油、机油、石油及石蜡等病史,常伴毛囊角化。可发生于手背、前臂、肘等接触部位。

四、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 损害为不一定与毛囊一致的暗红色或淡褐色丘疹、结节,在眼睑下缘常排列呈堤状,玻片压诊可见苹果酱色改变。

〔治疗〕

一、一般疗法

(一)少吃动物脂肪、甜食和刺激性食物。

(二)避免长期应用油脂类化妆品和皮质类固醇激素。

(三)勿用手抠或挤压粉刺。

二、全身治疗

(一)抗生素

1.四环素 开始量每日1000毫克,分4次口服,有效后减量,一般维持量为每日250毫克或2日~3日服250毫克,一般3周~4周见效,如4周~6周炎症性损害仍不消退,可增量至每日1.5克~2.0克,连用2周。

2.甲烯土霉素 0.2克日2次~3次口服,有效后减为0.1克日2次口服。

3.二甲胺四环素 每日50毫克~100毫克口服。可有头晕、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有这些副反应者,加服维生素B6可显着减轻或消失。

4.红霉素 每日250毫克~500毫克,分次口服。

5.氯林可霉素 每日300毫克~450毫克,分次口服。

(二)激素制剂

1.雌激素 用于严重或难治的妇女痤疮,但不应该作为常规治疗,以防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

①己烯雌酚 每日1毫克,10日~14日为1疗程,女性宜在月经期后第5天开始服用。

②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对座疮有效,如同时为避孕的目的,可以应用,否则慎用。用时按避孕规定剂量服用。

2.皮质类固醇激素 一般不主张应用,因其无根治效果,长期应用会产生严重副作用,对于有严重的结节和囊肿性损害者,减轻炎症反应是有效的,常用强的松每日30毫克~40毫克,有效后减量,短时间中止,不可长期服用。

(三)维生素A和维甲酸

1.维生素A 用于严重痤疮(结节、囊肿型)每日10万单位~20万单位,分次给药,1个月~6个月内有效,与四环素合用效果更佳。应注意该药的毒性反应。

2.13-顺维甲酸 每日1毫克/千克~2毫克/千克,分2次口服,连服15天~20天。必要时可进行第2疗程治疗,一般应在停药8周后再重复治疗。

(四)氨苯砜 每日50毫克~100毫克口服,治疗严重的痤疮。

三、局部治疗

(一)抗生素制剂 用于炎症性皮疹,0.5%四环素霜、1%~2%红霉素或氯林可霉素制剂,日2次外用。

(二)角质剥离剂

1.过氧化苯甲酰 有杀菌和角质剥脱作用。一般应用2.5%、5%、10%过氧化苯甲酰洗剂,凝胶或霜剂,日1次~2次外用。本品外用可出现局部刺激反应,如红斑、脱屑及轻度烧灼等不良反应。

2.维甲酸 有角质剥离作用。一般应用0.05%~0.1%维甲酸霜、凝胶或溶液,日1次~2次外用。因有刺激性应从低浓度开始,直至皮肤耐受为止。

(三)壬二酸 15%~20%霜剂外用。

(四)皮质类固醇激素损害内注射对结节性或囊肿性损害有很好的疗效。丙缩酮去炎松混悬液,稀释成0.63毫克/毫升,损害内注射,每个损害注射0.1毫升/直径1厘米囊肿。一次总剂量不超过10毫克。

四、外科疗法

(一)粉刺压出 用粉刺挤压器对开放性粉刺直接挤压排出。闭锁性粉刺可先用针头或刀片挑开或切开毛囊口后再压出。炎症重者应慎用。

(二)切开引流 对形成脓肿有明显波动性损害可切开引流。

(三)皮肤磨削术 对痤疮后遗瘢痕可行皮肤磨削术治疗。

五、中医药治疗

(一)辨证论治 可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辨证施治,肺热型(丘疹为主),宜宣肺泻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热毒型(脓疱较多),应清肺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脾胃湿热型(丘疹、脓疱为主),宜清热化湿,可用胆泻肝汤加减,血淤型(结节、囊肿为主),宜凉血去淤,解毒散结,方用四物汤加减。

(二)单方、验方

1.茵陈 50.0克水煎服,日2次。

2.白花舌草 35.0克~50.0克水煎服,日2次。

3.丹参 25.0克~50.0克水煎服,日2次。

4.丹参酮 每片0.25克,3片~4片,日3次口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