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骨伤科手册

手法治疗

书籍:骨伤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骨伤科手册》第62页(3093字)

一、手法治疗的作用

1.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手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局部瘀血的吸收,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理顺筋络,并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使气血通顺,从而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2.整复错位、调整骨缝:手法可以使损伤的软组织纤维抚顺理直,错缝的关节和软骨板回到正常位置。关节的功能活动正常,疼痛就可以消失。

3.解除痉挛、放松肌肉:手法不仅有镇痛的作用,还可直接作用于痉挛的软组织,使之放松,从而打破和终止疼痛与肌肉、筋脉痉挛的恶性循环,消除肌肉紧张痉挛的病理基础,为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运用理筋手法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加强损伤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运用作用于关节的手法,对关节因粘连而僵硬者,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对局部软组织变形者,改善局部营养供应,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使变形的组织逐渐得到改善或恢复。

5.散寒除痹、调和气血:手法具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和血脉而除痹痛的作用。

二、手法的适应症

1.适用于一切急性筋伤及慢性劳损性筋伤而无皮肤破损及筋完全断裂的患者;

2.适用于骨关节有错缝的患者;

3.适用于急性筋伤或因为治疗不当而引起关节强直的患者;

4.适用于骨折、关节脱位后期关节强直及筋脉肌肉萎缩的患者;

5.适用于因骨性关节病及痹证而引起的肢体疼痛,关节不利的患者。

三、手法的禁忌症

1.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症状的患者;

2.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肿胀严重的患者早期禁用手法;

3.可疑或已经明确诊断有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的患者;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骨病患者;

5.有严重心、脑、肺疾患的患者;

6.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7.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的患者;

8.妊娠3个月左右的孕妇;

9.有精神病疾患,又不能和医生合作的患者。

四、手法分类及介绍

中医手法根据其所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作用于软组织的手法

其动作要领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推法:可分为指推、手推、掌推、拳推。

动作要领:要有一定压力,沿直线运动。

拿法:用手指提拿人体深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做有规律的收放、捏揉作用。

动作要领:手腕要放松,指面用力,动作连绵不间断。

按法:用手指、手掌、指间关节或肘压按身体的某一部位。

动作要领:方向垂直,由轻到重,力达深层,禁有暴发力。

摩法:用手指和手掌附着在体表作环形而有节奏的抚摸。

动作要领:肘屈曲、腕放松,手指自然放松。

滚法:使用拳的尺侧和指背侧在身体某一部位滚动。

动作要领:掌尺背侧要紧贴体表,不可跳动或摩擦表皮。滚动幅度120°左右,压力均匀。

揉法:用大或小际、掌根、手指的掌侧面吸定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做环旋动作。

动作要领:吸定表皮带动皮肤和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擦法:用手掌鱼际或手掌尺侧面在体表作直线往返运动。

动作要领:直线往返不可歪斜,力量均匀而适中,动作幅度不能太小。

搓法:用两手掌面挟住肢体做方向相反的来回快速搓揉,边搓边上下移动。

动作要领:搓动的频率要快,上下移动的速度宜稍慢。

抹法:用手指掌侧面紧贴皮肤做上下、左右或弧形曲线往返运动。

动作要领:用力均匀适中。

拍法:五指并拢用虚掌平拍身体某一部位。

动作要领:虚掌弹性用力。

击法:用拳背、掌根或小鱼际扣击体表某一部位。

动作要领:用力果断快速,使用弹性力。

点法:用手指的指端在施术部位进行击打,称为点法。

动作要领:击点要虚实结合。

(二)作用于关节的手法

抖法:双手握住肢体远端,微微用力,做小幅度的上下连续颤动。

动作要领: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摇法:脊柱四肢被动的回旋转动。

动作要领:动作缓和,幅度由小到大,运动在生理范围之内。

拔法(牵法):沿肢体或躯干的纵轴方向,做牵拉、拔伸以增加关节间隙或松解软组织。

动作要领:力量平稳连续,忌用突发的暴力。

扳法:用双手调整关节端的相对位置,常用于脊柱、骶髂关节、四肢关节。

动作要领:手法灵巧、温和、准确。

上一篇:物理疗法 下一篇:骨伤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