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特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44页(5751字)

(一)影响中药用量的因素

1.药物的性质 大苦、大寒、大辛、大热、攻伐之品用量宜偏小。健脾益气、消食化滞、补气补血之剂用量可稍偏大。剧毒药物选药应慎、用量宜小,如必须选用,当用则用,可从小量开始,视病情变化,逐渐增加用量,至恰到好处,中病即止。

2.药味的多少 药味少的处方或单方,用量可稍偏大;药味多的处方,用量可适当减少,但主药用量一般不减。

3.药物的作用 同一药物在一方中为主药时用量应大,在另一方中为佐使药时则量减小,如桔梗,在排脓导痰中用量需大,在开泄肺气或利咽中只宜小量。

4.剂型的改变 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用量要大。外用制剂比内服时剂量要大。

5.疾病的轻重 病势深重者,药力、药量应重;病势轻浅者,药力、药量应轻。

6.体质的强弱 体质强实者,用量可适当大些;体质虚弱者,用量可酌减;病重体弱者,给予扶正治疗时,用量不要减少,可从小量逐渐加大。

7.年龄的大小 一般原则是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剂量。

8.地域的不同 在北方用凉药,其量不减,可能会寒之太过;在南方用凉药,其量不增,可能会寒之不及。

9.季节的所异 如冬寒用热药之量宜增,夏热用寒凉品宜加。

10.经验的多少 医者的临床经验对用量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某药虽有毒性,医者辨证准确,配伍得当,用量较大,反取速效。

总之,小儿中药用量必须因药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二)用药剂量 小儿中药剂量,新生儿期为成人剂量的1/5~1/6;1岁左右为成人剂量的1/3;5岁左右为成人剂量的1/2;10岁左右基本同成人。健脾益气、消食化滞、补气补血等药物,药性平和,剂量可酌情大于一般折算量。理气药一般可稍少于折算量,以免耗气、破气。有毒的药物如附片等,开始用量宜偏小,患儿耐受良好者可渐加大。清热解毒药又可根据热象的轻重不同,对热重者可酌情加大剂量。有关新生儿中药的具体剂量,可参阅书末参考文献第133条及第148条。本项新生儿中药应用剂量的研究,曾获1991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一般小儿常用中草药剂量详见第二章。

(三)服药方法

1.服药剂数 汤剂一般每日1剂;病情急重者,1日可服1剂半或2剂;慢性病可将1剂分2日服或隔1日服1剂。

2.服药次数 新生儿及婴幼儿的中药一般只取头煎,一日之剂可分6~8次服用;学龄前期(3~7岁)小儿的中药,可分头煎与二煎,每次煎出的药液分2次服;学龄儿童可按成人服药次数,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各1次服完。也可将头、二两次的煎液混合后分2~4次服。对病情急重者,可每隔数小时服药1次,昼夜不停,以维持药效。有时可煎汤代茶,频频饮服。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一般以得汗、下泻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3.服药时间 学龄儿童一般在餐后2小时左右服。滋腻补益药、驱虫药、泻下药宜空腹服;消食导滞药宜在餐后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病在上(如胸膈以上的头、目、咽疾)宜先食而后药;病在下(如胃、肝、肾病和下肢病)宜先药而后食。急重病儿服药,可不拘时间,宜少量频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古方“鸣散”在天明前(凌晨4点左右)空服、冷服效果较好。对哺乳儿,可将药装入奶瓶中,在哺乳前利用其饥饿感令其吸吮一部分,其余的可在两次哺乳之间喂服,以代替平日之喂水。

4.最佳服中药时间 徐炎东、强守文根据昼夜阴阳运转规律,采取分时治病来调整阴阳,使气血升降趋向正常的理论,提出最佳服中药时间,以求最佳的中药疗效。现编摘部分内容,供临证参考与验证。

(1)阳虚(气虚)者:需补气升阳。宜在0~6时服用,此时人体气血处于少气多血,人体阳气衰、阴血盛,各脏腑组织功能保持最低水平,阴胜于阳;或在6时(阴阳处于相对平衡,并由阴运转为阳)服用;或在6~12时服用,此时气血从多血少气向多气少血转化,阳气开始上升,各脏腑功能开始活跃,阴负于阳。

(2)阴虚(血虚)者:需补阴养血。宜在18时(阴阳处于相对平衡,并由阳运转为阴)服用;或在18~24时服用。此时人体气血逐渐向少气多血转化,气逐渐降而阴血升,阳气渐衰,各脏腑功能减退,阳不胜阴。24时为阴中之阴。

(3)阴阳两虚(气血两虚):需益阴壮阳。宜在0~6时或6时;18时或18~24时服用。

(4)气滞血瘀:需活血化瘀,理气通络。宜在6~12时服用;或12时(为阳中之阳)服用;或12~18时服用,此时人体气血处于多气少血阶段,人体阳气旺,正气足,各脏腑组织功能活跃,阳胜于阴。一般选10~15时服活血化瘀药为最好。

(5)夜不安眠:需养血安神。宜在18时服用,或在18~24时服用。

5.具体用法

(1)汤剂:一般宜温服(25~30℃)。有报道如能将温度准确降至20~30℃,此时饮用汤药的苦味及异味最轻。如汤药温度在36.2~37.4℃,由于此温度是味觉(神经)最敏感之温度,故对苦味、异味感觉也最明显。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进热粥或盖被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当热药冷服。

(2)中成药口服液:可直接口服或灌肠。目前已有不少口服液经过特殊的技术加工,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去除了其中的苦味或异味,此类口服液易被患儿接受,颇受患儿欢迎。

(3)丸剂与片剂:大蜜丸可分成小粒吞服或溶水服用,小颗粒可用温水送服。片剂应研成细末调水服用。

(4)其他制剂:如冲剂、糖浆剂、蜜膏剂,可直接用开水冲服;散剂、粉剂可用蜂蜜调后送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5)给药途径:小儿服用中药比成人困难多些,如做好思想工作,对比服中药与打针之痛,孩子多数选择服中药治疗。对新生儿或幼小乳儿服中药,可将汤剂装入奶瓶内分次令其吸吮(最好在有饥饿感或有觅食行为时)。对吞咽能力较差的早产儿,或病情较重的患儿,可用滴管一滴一滴地喂入,或通过鼻饲管少量多次灌服。对病情较急又伴呕吐者,可以中药注射制剂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也有通过皮肤进行药物离子透入的治疗方法,或采用中药灌肠、肛栓剂、气雾吸入、中药滴鼻、外敷熏洗等,可结合病情与年龄选用。

6.煎煮方法

(1)一般煎煮法:先将药材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加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每剂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出液分服或混合后分服均可。煎出的药量依年龄而定:新生儿为50~60mL,婴儿为60~100mL,幼儿及学龄前小儿100~150mL,学龄期儿童150~200mL。为控制煎出过多的药量,除应控制加水量外,可将两次煎出液混合后,再用文火煎煮浓缩至所需之液量。煎药用具在家庭中传统的以沙锅、陶瓷器皿、瓦罐为好,搪瓷罐(杯)、不锈钢器皿次之,切忌用铁、铜锅。在集体单位目前已有专用于煎煮中药的多功能自控电热中药煎煮装置。人工煎煮时,煎煮的火候与时间:一般药物,用武火将头道药煮沸后,再用文火煎30分钟,第二道药可煎15分钟。解表药、清热药及芳香性药,在第一道水沸后煎5~15分钟,第二道煎3~10分钟。滋补药可用文火慢煎,煮沸后再煎30~60分钟。

(2)特殊煎煮法

1)先煎:对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应打碎单独先煎煮20~30分钟,再将其他药放入同煎。如生石膏、寒水石、代赭石、磁石、骨、牡蛎、珍珠母、石决明、龟甲、鳖甲、生铁落、紫石英等。对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如附子、乌头,亦应先煎1~2小时,以降低其毒性。

2)后下(后放):对一些气味芳香易于挥发的药物,应在其他药物煮沸5~10分钟后再放入。如薄荷、香薷、沉香、木香、白豆蔻、青蒿、砂仁等。有些药久煎可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应后下。

3)另煎或另炖:对人参、西洋参、鹿角、羚角等贵重药材,为了避免其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附,以及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另煎炖2~3小时,取汁另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后服之。

4)包煎:对带有绒毛或呈粉末状、黏性强的药物,如旋覆花、滑石、赤石脂、五灵脂、蒲黄、青黛、蛤粉、车前子、灶心土等应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目前,有学者通过实验认为,包煎降低了药材浸出浓度,建议对此类药材的煎液,用纱布过滤的方法代替包煎。

5)冲服:指用温开水或用煎好的药汁冲和后服之。如某些贵重药(麝香、黄、珍珠粉、鹿茸粉、人参粉等),止血药(三七粉、白及粉、血余炭),熄风止痉药(蜈蚣、全蝎研粉后),某些鲜汁液体药(鲜地黄汁、藕汁、姜汁、竹沥汁)等。近年上市的中药超微饮片或细胞级微粉中药,均可采用冲服。

6)泡服:对久煎易破坏药效或易溶于水的药物,可将药物放入开水或热的煎出液中,加盖闷润半小时左右去渣服之,如胖大海、番泻叶等。

7)熔化(烊化):某些胶类药及黏性大的药,可放入水中或黄酒内加热(如隔水蒸,或以文火煎煮)使之熔化后,再用煎好的药汁冲服。如阿胶、龟甲胶、鳖甲胶、鹿角胶及蜂蜜、饴糖等。

8)隔水蒸煮法:这是本书编着者张宝林为新生儿服中药设计的方法。新生儿服中药剂量很小,如用瓦罐煎煮,很难掌握煎煮出的服用量,采用此法每次可获50~60mL服用量。具体方法是先将中药饮片用刀或剪切剪成较小的碎片,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盛有约50mL水的小碗(杯)中(如果药量较多,可适当增加水量,至浸过药面为度),再将此碗(杯)放在隔水蒸煮的支架上,锅内先置冷水适量,盖上锅盖,用武火将锅内水煮沸后,再用文火蒸煮(或称炖煮)30分钟(一般药物)至50分钟(滋补药),取出盛药的小碗(杯),待降温后,用手(注意先将手清洗干净)将纱布药袋取出,并同时挤压纱布药袋,将袋内之药水挤入碗(杯)内。如此蒸煮可满意地控制煎出量,而且药液内没有药渣,如果每次喂10mL,1日之中喂5~6次即可服完一日量。此法已应用20多年,临床疗效满意。

9)关于应用高压锅快速蒸煮法:此法曾多次在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上介绍过,并认为与传统的煎煮法相比,并不影响临床疗效。至于蒸煮的火候、时间或与药物种类、药效间的关系(即其规律性),仍在继续研究探索之中。

(四)关于中药超微饮片在儿科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粉碎工艺的迅速进展,应用在中药剂型改革方面,已能将现在应用的中药饮片,发展到超微中药饮片或微粉中药饮片的程度。微粉中药又称之为细胞级微粉中药,它是以细胞级中药微粉为基础制作出的中药。细胞级中药微粉是经细胞级微粉碎作业所获得的中药微粉。细胞级微粉碎则是以打破中药材细胞为目的的粉碎作业。目前,通过特制的微粉机,已能对中药进行细胞级微粉碎,粉体粒径最小可达1~0.3μm,生物细胞破壁率可达95%以上。细胞破壁后,有利于其中有效成分的迅速释放;而细胞内容物的直接暴露,又可直接接触溶媒,其有效成分可以直接进入溶媒被人体较快吸收,其药物起效时间则显着缩短。细胞破碎后,其碎片由于颗粒微小,对肠壁黏附作用加强,中药微粒在肠内停留时间将会延长,此乃更利于药物吸收,从而明显提高生物利用度。由于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则可降低药物的服用量。据研究报告,超微饮片比传统饮片煎煮溶出的有效成分多3~4倍,由此亦可减少药物用量。微粉中药饮片可用沸水冲搅,或温开水冲泡3~5分钟,轻搅成混悬液,或微火煎煮(5~10分钟)后连渣一起服。不需第二次煎煮。总之,微粉中药饮片用量小,作用快,吸收多,疗效好,易保存,易携带,服用简便,这些优点更适用于小儿,特别是新生儿与幼小婴儿。目前,应用此项技术后,如何具体地、数字化地从传统的饮片汤剂向微粉汤剂转变,如何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标准,不同微粒中药混合组方后的药效、疗效评价,不同年龄小儿的有效剂量范围,不同服法对疗效的影响等许多问题还有待更多的实践与总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