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215页(2527字)

本节所指的扁桃体,是指位于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腭扁桃体。导致扁桃体炎症多为细菌感染,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亦不少见,其中以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最多见。近年来发现尚有厌氧菌感染者。

急性扁桃体炎在中医称为“风热乳蛾”或“喉蛾”;慢性扁桃体炎则称为“虚火乳蛾”或“石蛾”。急性扁桃体炎多因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热中夹毒,热毒与气血搏结于咽喉而引起。咽、喉乃肺胃之门户,部分患儿由于肺、胃积热,加以外感,或因外感热毒里传肺胃,故出现明显的热毒症状。慢性扁桃体炎多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足,虚火上炎所致,常因外感风热而反复发作。

【辨证论治】

(一)风热乳蛾 多见于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

〔证候〕咽痛,发热重,恶寒轻,扁桃体表面黏膜肿胀充血。舌质稍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见第六章上感节)加板蓝根、黄芩、山豆根、射干、玄参。

〔按语〕本型多因外感风热所致,病邪在表,故用银翘散以辛凉解表,再加板、芩、山、射、玄等清热解毒药及清利咽喉药。现代医学研究:银、翘、板、山、芩有广谱抗菌及抗流感病毒的作用;银翘散全方及、射、草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射干有抗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的作用。

(二)热毒乳蛾 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证候〕寒战高热,口渴面红,咽痛,吞咽时加重,烦躁,扁桃体肿大充血,隐窝口有黄色或白色脓点,有时亦可融合成片,附于其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大便燥结,小便短赤,唇红而干。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有力。指纹紫。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凉膈散(汤)加减。

【歌诀】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

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

〔按语〕本方为原方去芒硝、白蜜加银、膏、芦、玄、山、芍而成。本型属上、中二焦的实热证,故用栀、芩清热泻火,重用连翘,并加用银花以清热解毒;薄、竹、膏、芦可清泄肺胃之热;大黄、甘草清下燥热,山、玄清利咽喉;大黄、赤芍活血化瘀消肿。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栀、芩、银、翘、山均有广谱抗菌作用,大黄、赤芍有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作用。

(三)虚火乳蛾 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

〔证候〕咳嗽,咽干,吞咽不利,扁桃体多肥大,颜色暗红,表面不光滑,常在感冒或疲劳时发作咽痛、低热。舌质稍红,苔少或薄黄。脉数。指纹淡紫。

〔治法〕养阴清肺,清咽利膈。

〔方药〕养阴清肺汤(见第四章白喉节)加射干、当归。

〔按语〕方中地、玄、麦、丹养阴清热、凉血解毒,甘草生用,泻火解毒;贝、薄清肺化痰利咽;归、芍、丹活血化瘀;射干利咽解毒。

【单验方】

1.六神丸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可治急、慢性扁桃体炎。其药物组成是:牛黄、珍珠、冰片、蟾酥、麝香、腰黄。小儿每次量∶1岁1粒;2岁2粒;3岁3~4粒;4~8岁5~6粒;9~15岁8~9粒。均为1日3次。

2.利咽合剂 青黛(布包)3g,连翘、藿香、玄参、寒水石各9g,腥草15g(合并下颌淋巴结炎时加乳香6g)。北京友谊医院小儿科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102例,治愈率90.2%,总有效率94.1%。

3.单味大黄 大黄6~9g,用沸开水150~250mL浸泡,待水温后服用,2小时后原药再服1次。有报道治化脓性扁桃体炎80例,88.2%有效。

4.慢扁方 生地、玄参、麦冬、桔梗、牛蒡子、射干、甘草、牛膝、川贝母、穿山甲、王不留行、山豆根、连翘、青黛、葶苈子。本方滋阴降火,利咽解毒,活血散结。

5.四川名中医王静安方 治疗乳蛾用大青叶、腊梅花、天花粉、山豆根、射干、白薇、川黄连、胖大海。若高热烦躁,加连翘心;便秘不通,加玄明粉。

6.锡类散或冰硼散 可用尼管或芦苇管吹至局部,或用棉签擦在局部。

【体会】小儿扁桃体炎周身症状较成人明显。初起者多为外感风热所致,可用银翘散加减以解表清热。病重者多因肺胃素有郁热、兼有风热不解,或热毒传里而引起,治以清肺胃热毒为主。对于慢性扁桃体炎,按养阴清肺进行治疗。扁桃体炎是导致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应重视对本病的积极治疗与预防。由于本病以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故以青霉素注射为首选。上述中药对本病亦有较好效果,但作用比抗生素稍慢。对青霉素过敏者可较长期应用中药治疗。必要时可行扁桃体切除。近年来有认为自身变态反应为引起慢性扁桃体炎的重要机制,因此,其治疗不应仅限于抗菌药物和手术,还应注意采用一定的免疫疗法及选用能调节机体免疫能力的中草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