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314页(2644字)

本病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而一般情况较好为特征。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婴幼儿。发病集中于炎热的6~8月夏季,故称“夏季热”或暑热症(《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本病与环境高温、高湿及低气压有直接关系,婴幼儿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和体温调节功能不成熟有关。

中医亦称本病为暑热症,全国高校教材《中医儿科学》第1版正式启用夏季热这一病名。本病系体质素虚,感受暑热之气而发病。其病变主要在肺、胃,因肺主皮毛,司腠理开合,肺卫受暑热郁阻,毛孔闭塞,邪热不得外泄而见发热、无汗;暑伤津而口渴多饮;暑伤气,气虚下陷,水液趋下而尿多。汗与尿均为阴津,异物而同源,汗闭则尿更多,尿多更伤津,伤津又必多饮。这样便形成了暑期长期发热、汗闭、多饮、多尿等症状。

【辨证论治】

(一)暑伤肺胃 多见于起病不久。

〔证候〕发热较高,口渴明显,多饮,多尿,无汗;精神尚好或烦躁,食欲稍减,天气凉爽时症状减轻。舌质干、稍红,苔薄白或薄黄或少苔。脉数。指纹紫。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药〕清暑益气汤加减。

【歌诀】 经纬清暑益气汤,黄连竹叶麦冬良,

翠衣知母甘梗斛,洋参荷梗祛暑方。

〔按语〕本方为《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去粳米加石、芦组成。暑为阳邪,耗气伤阴,故治疗上必须清暑与益气生津并用。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共为主药;连、知、竹清热泻火、滋阴除烦;梗、石、麦清热解暑、养阴生津;甘草和中。对于发热较久、体虚的患儿可加用人参须或党参。若身热已久、虚热不退可减黄连,酌加青蒿解暑,加白薇清热凉血,合而退虚热。

(二)气阴两伤 多见于起病较久者。

〔证候〕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无汗;精神较差或烦躁,食欲减退,面色较苍白。舌干少苔。脉虚数。指纹淡紫。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除烦。

〔方药〕生脉散合秦艽鳖甲散(汤)加减。

【歌诀】 生脉散见本章感染性休克节。秦艽鳖甲散见第四章肺结核节。

〔按语〕本方将生脉散原方人参换参须,将秦艽鳖甲汤减乌梅加青蒿、覆盆子组成。生脉散方解见本章感染性休克节。这里选用参须益气、生津、止渴。秦艽鳖甲汤方解见第四章肺结核节。加用青蒿清热解暑,覆盆子益肾固涩、收敛小便。

(三)气虚发热

〔证候〕上午热重,面色苍白,少气啼弱,睡则露睛,四肢欠温,精神委靡,口渴多饮,尿清便溏。舌质淡,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

〔治法〕助脾健运,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

〔按语〕补中益气汤方解见第十二章发热节。舌干、烦渴者,加石斛、麦冬;四肢不温者,去升麻加补骨脂、菟丝子。夏季热久热不退,伴营养不良者适用本方。

(四)上盛下虚

〔证候〕发热缠绵,朝盛暮衰,头额干灼无汗,口渴多饮,精神委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下肢清冷,食欲较差,小便清长、频数或遗尿,大便稀溏。舌红苔薄黄。脉数细弱。指纹淡滞。

〔治法〕清上温下,寒温并用。

〔方药〕清上温下汤。

【歌诀】 附连磁蛤天补,盆菟螵蛸莲须伍,

连清心火附温肾,心肾相交热可除。

〔按语〕上方为徐小圃经验方加益智仁、玄参组成。本型主要是元阳虚于下,邪热淫于上,故名上盛下虚证。方中附子下温肾阳,黄连上清实火,佐以磁石潜阳,补、菟、覆、桑、白温肾、固涩、收敛小便,蛤、天清热生津止渴。久泻者可加益智仁固涩,心烦舌红加莲心、玄参以清热生津。诸药相伍可清上焦之邪热,温下焦之虚寒。使邪去正复,心肾相交,则热可除。

【单验方】

1.参须香薷饮 参须、香薷、薄荷各3g;麦冬、寒水石各6g,葛根、六一散、破铜钱各9g。每日1剂。

2.四叶四梗汤 鲜荷叶、苦瓜叶、丝瓜叶、南瓜叶,藿香梗、荷梗、佩兰梗、青蒿梗煎水服。

3.二香饮加减 香薷、甘草各3g,藿香、连翘、银花、知母、黄芩、竹叶各6g,石膏、生稻芽各9g。

【体会】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故对本病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采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清热化湿、助脾健运、甘温除热、清上温下等方法,运用辨证论治或单方验方,对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病程均有较好的疗效,故目前临床多以中药治疗为主。有人对患过本病的小儿,在次年夏季到来之前服用青蒿双花(青蒿、野菊花、银花)汤或健脾补肾的药物(如孩儿参、白术、红枣、菟丝子、覆盆子、蚕茧等),认为有预防或减轻再发的作用。

上一篇:紫癜 下一篇:感染性休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