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第12页(4525字)

给药途径的选择是药物治疗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原发疾病的性质和病情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途径,常见有口服、注射、局部用药等。

(一)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药物治疗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具有用药方便的优点,但口服给药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吸收时间较长,容易受到胃肠内食物、液体和其他药物作用的影响,有些药物味道不好,使小儿难以接受。绝不能给正在熟睡、哭吵或挣扎的患儿喂药,对意识障碍、胃肠减压、各种原因不能经口进食、进水者属于口服给药的禁忌。

1.口服给药方法

(1)婴儿:由于婴儿有较强的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吞咽机制尚不完善,故药物最好经橡皮乳头喂入,也可用无针头的注射器给药,为防止药物从口中溢出,应注意保持与喂奶相同的姿势,可用注射器从患儿牙龈外颊部口腔后部注入少量药物(0.5~1mL/次),待婴儿咽下药物后再注下一次,未吞下以前不能平卧以免呛咳反流。较大婴儿可用药杯、茶匙与适当的赋形剂混合后喂入。

(2)幼儿:幼儿常会把味道不好或不熟悉的药吐出来,特别需要冷静而严肃地对待,多采用药杯喂药,绝不可告诉患儿口服药就是糖果,易引起过量服用而发生药物中毒。

(3)儿童:通常服用液体或固体药物,应取坐位或站立位增加吞咽和防止吸入,鼓励患儿吞药时喝水,把药片或胶囊置于舌面喝水后吞入,每次只吞服1粒。特殊儿童可压碎片剂调入食物中,胃管给药者需保持胃管通畅,给药后用5~50mL等渗盐水(又称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以防药物黏附在管壁。

2.口服剂型的选择

(1)液体药物:包括溶液剂、糖浆、酊剂、混悬液和油剂。常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和吞服固体药物有困难的患儿,酊剂中含有酒精,对服药时间较长者需特别谨慎,混悬剂在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油剂尤其注意防止吸入肺内而发生脂质性肺炎。药杯、匙子、滴管、注射器等均可衡量液体药物的剂量,由于溶液的黏滞性不同,茶匙的药量变化较大(3~7mL),故不提倡,有些药物有专用衡器给药(如地高辛酊剂)。

(2)固体剂型:服药前应估计患儿吞咽各种片剂和胶囊的能力,可在药物中加入糖浆或其他赋形剂增加药物可口性,为保证药物全部服下,应使用最少量的液体或食物,不应使用蜂蜜或玉米糖浆作为赋形剂,以免发生婴儿肉毒杆菌中毒。片剂是最广泛的口服剂型,具有价廉方便、剂量准确、体积小易携带等优点,包括糖衣片、肠溶片、缓释片、咀嚼片、含服或舌下给药片等,糖衣片、肠溶片和缓释片均不能嚼碎,但咀嚼片需充分嚼碎。胶囊药物也较多,吞入困难时可去掉硬壳将药物混合于赋形剂中服用,但不宜咀嚼。

(二)注射给药

注射药物的给药途径是由药物的理化特性,所期望得到的治疗效果、患儿的个体因素(如年龄、体重、健康状态、病情和注射部位的组织情况等)决定的,是儿科药物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包括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等。注射穿刺要穿透皮肤保护层,故需严格的消毒技术防止感染,常用消毒剂为乙醇和碘酒,注射部位涂用消毒药时应从中心向外周进行环形消毒,直径约5cm,如皮肤脏或有渗出物、引流物和粪便时,宜先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待干燥后再予消毒。注射常给儿童带来疼痛和恐惧,对婴幼儿稍加约束,大儿童要取得合作,需防止针头过早脱出、药液外渗、针头折断或刮伤皮肤。

1.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皮肤下方的皮下脂肪层内,当皮下组织血液循环正常时药物能完全吸收,任何影响皮下血流的因素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水肿、休克、烧伤、外界环境温度和运动等。故应避免使用皮下注射,浓缩的或具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应选此途径,以免引起组织坏死。皮下注射理想部位是髂嵴以上的腹部脂肪垫、上臀部、上肢的外侧及大腿前,也可采用肩胛骨以下的背部,需长期注射者(如胰岛素)应更换部位,可按腹部→上臂→大腿→对侧大腿→上臂→腹部的顺序进行,注射时消毒注射部位,让其干燥后针斜面朝上,以45°或90°角迅速刺入皮下组织,需将皮下组织轻轻提取与肌肉分离,回抽注射器确认针头不在血管内缓慢注入药剂,一次最大药物剂量为0.5~1.5mL,拔针时用无菌纱布轻压注射部位周围皮肤,用消毒棉签或无菌敷料将局部拭干并轻轻按压该处,同时按摩注射部位以分散药物,但注射肝素时不宜按摩。

2.肌内注射

当药物对皮下组织有刺激或需药物迅速发挥作用和较大药理作用时,常需肌内注射。给儿童注射时宜选用最短的小号针头,每次注射最大药量为1~5mL,使肌肉完全放松时以快速刺入动作进针,沿进针方向迅速平稳拔针,按摩注射部位分散药物,减少疼痛。注射部位应选择血管丰富的健康肌肉,如三角肌、臀部背侧肌群或腹侧肌群、股直肌和股外侧肌等。

(1)三角肌部位:由于三角肌肌肉小,且与桡神经和大血管紧邻,对小于18个月的婴幼儿不主张使用。因该部位容易找到,且预防接种用药量很少,故常用该部位。确定肩峰的下缘和上臂外侧与腋窝对应的一点,托起小儿手臂下方放松肌肉,针头以垂直或朝肩峰的角度刺入。

(2)臀部注射:在髂后上棘股骨大转子假想连线的外上方为臀部背侧肌群的注射部位;用手掌根部置于股骨大转子上,手指朝向患儿头部,右手置于患儿左髋部或左手置于患儿右髋部,示指放在髂前上棘上散开呈“V”字形,示指、中指和髂嵴所形成的三角形即为臀部腹侧肌群注射部位。

(3)股部注射:股直肌可作为婴儿和尚未开始行走的小儿肌内注射部位,也可作为较大儿童及青少年的肌内注射部位,位于大腿中段的前方,注射量可耐受1~3mL。股外侧肌是3岁以下婴幼儿一个较理想的注射部位,也适用于较大儿童及青少年,位于大腿前外侧中1/3进行注射。为避免股四头肌挛缩,婴幼儿尽可能减少多次注射,并按摩、热敷和轮换部位。

3.静脉注射

当希望得到立即或迅速的药物治疗效果时常采用静脉注射,包括快速静脉推注(30s内)、缓慢静脉推注(3min以上)和连续输注(24h内)。静脉注射其药物吸收完全并快速达到治疗血药浓度,但可发生感染、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头皮静脉是婴幼儿常用的注射部位,手背静脉是儿童和青少年常用的穿刺部位,静脉穿刺应顺着血流方向进行,以保证静脉输液与血液回流心脏方向相同,特别重要的是静脉穿刺不能穿入动脉内。婴幼儿进行连续静脉给药时需密切监护,最好采用小量控制装置或输液泵,间歇给药时可采用间歇静脉输注装置如间歇输液器或肝素闸。为避免感染发生,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在超净台上配制静脉用溶液。发生药物外渗时可抬高肢体,使用冷敷、热敷和使用相应的解毒药,以预防组织损伤。

(三)局部用药

1.眼用药

大多数儿童眼用制剂是液体和软膏,通常需要冷藏,但使用前应先将药物恢复到室温,以减少眨眼或对眼睛的刺激。婴儿、儿童使用眼药水或药膏时可能会感到不适甚至害怕,哭泣、眨眼和增加眼药滴数会使药水从眼内或泪道流出而降低药效。滴药时婴幼儿可取仰卧位并用小枕头垫于肩下,较大儿童可取坐位头后仰,滴管不应与患儿眼睛或睫毛接触,轻轻牵拉下眼睑,将药水滴入眼结膜囊内,点药后闭眼并左右转动眼球使药液均匀分布,每次滴药至少间隔5min。点眼膏时沿结膜囊把少量眼膏挤成一条线,旋转药管以折断药膏,嘱患儿将眼睛闭上几分钟。

2.耳用药

各种耳用药是液状滴剂,借助于滴管或塑料药瓶把药物滴入耳道,鼓膜穿孔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时应采取无菌操作给药,用药前应将药物加温至接近体温,以免引起恶心和眩晕,外耳有大量耵聍时应先小心地清除,点药时婴儿或儿童患者采取侧卧位,头部稍加固定,3岁以下者应将耳郭轻轻拉向后下方使患耳暴露,滴完后轻按耳屏,侧卧几分钟使药液渗入鼓膜,可用棉花团松松塞入耳内以免药物流出。

3.鼻药

治疗鼻腔内的局部炎症或收缩肿胀的鼻黏膜需鼻腔内给药,可使用各种滴鼻液和鼻腔喷雾剂,避免使用油剂,以免导致类脂性肺炎。滴鼻剂可经鼻孔流入口腔后部和咽喉引起发痒、呼吸困难,小婴儿可躺在医生的左手臂上头后仰,婴幼儿可将其仰卧,肩垫薄枕,头后仰滴药,滴管应置于鼻孔正上方,使药滴到上鼻甲中线,可防止滴剂流入咽喉。鼻喷雾剂通常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以治疗鼻黏膜充血,取坐位或站立位,先用手指堵住一侧鼻孔,再将喷头插入另一侧鼻孔,挤压喷雾器时用力将药物吸入鼻孔,然后喷对侧鼻孔。

4.吸入药

使用喷雾器或间歇正压呼吸机的气雾疗法,常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患。手握式喷雾器常用于间歇气雾治疗,应遵循使用说明书;通过小容积喷雾器给药常用面罩或呼吸机给予,呼吸机治疗常给患儿恐惧感,应取得配合。另外,还可通过超声雾化给药,使许多药物吸入呼吸道而发挥作用。

5.外用药

外用药包括乳剂、润肤剂、凝胶、洗剂、软膏、糊剂、粉剂、洗发剂、药皂和溶液等,常用于治疗烧伤、皮炎、尿布疹、体表寄生虫感染和伤口等。外用药应涂于清洁皮肤表面,由内向外,治疗烧伤时采用严格的无菌技术,洗剂和润肤剂可倒在纱布或棉球上轻轻涂于患处,粉剂外用可治疗脚癣等各种疾患。

6.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通常采用栓剂或小量药物灌肠,常有不适感使小儿感到不安,事先需做好充分解释。取左侧卧位,上方大腿屈曲,充分暴露肛门区,以防插入栓剂时造成损伤,3岁以下小儿用小指,学龄儿童用示指(也称食指),轻柔地扩张肛门括约肌,将栓剂用水或水溶性胶体润滑后插入肛门内括约肌上方,一般将栓剂向脐方向插入一指深,操作者轻轻夹拢患者双侧臀部,直到患儿排出栓剂的感觉消失为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