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报道敢于创新
书籍:新闻传播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四川大学出版社《新闻传播手册》第357页(790字)
当了三十多年记者,写过的报道很多,大多数已经被自己遗忘了,然而总有那么一些报道难以忘怀。1977年2月关于杨乐、张广厚研究函数理论获重大成果的报道,令我难忘。
那年一月初,我在中国科学院的一期简报上,得知杨乐、张广厚二人研究函数理论获得了有世界水平的重大成果。
当时,“四人帮”刚刚被打倒,“文化大革命”才结束,像记者写了报道只署“本报记者”、“本台记者”、“本刊记者”、“新华社记者”而不署记者个人名字一样,科技成果的报道,大都也不写成果创造者的姓名,而只笼统地写成某研究所、某研究院的“科研人员”。
我把稿子送数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审阅,时隔一个月,仍音讯全无。经催问,才知“卡壳”的主要原因是上面不同意把成果创造者写成杨、张个人。
“简报上,科学院的大会上,都点明杨乐、张广厚是成果创造者,为什么报道就不能这么写呢?”
“新闻报道必须实事求是。杨、张的研究成果,确实是他们一堆资料、一枝笔、一张纸独立创造出来的,应该记在他们个人的名下。”
“数学研究所有好几百人,不可能所有科研人员都搞这项研究,说‘数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函数理论获重大成果’,不符合事实。”
经多次申述理由,一再交涉,审稿关终于通过了。2月25日,新华社以《杨乐、张广厚研究函数理论获得重要成果》为题,播发了我写的报道。次日,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广泛采用,在国内外数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原载《新闻记者》,作者:周长年
上一篇:采访香港“《财富》论坛”不轻松
下一篇:纪录新中国奥运第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