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431页(1616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指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功能发生短暂的障碍,简称TIA。常见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脑梗死。

【病史及症状】 颈内动脉系统TIA可表现为突发的意识模糊、癫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肢体麻木、单瘫、偏瘫、同向偏盲、失语、失用、交叉性黑蒙偏瘫等;椎-基底动脉系统TLA表现为眩晕、晕厥、猝倒、黑蒙、复视、视物变形、视野缺损、平衡障碍、球麻痹、遗忘、失认等。常有诱因,每次发作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发作间期不留后遗症状。病史应询问起病急缓,症状特点,有何诱因,既往有无类似发作,症状持续的时间及发作间期的症状。

【体检发现】 发作期体征如上述,发作间期部分病人可有轻偏瘫、眼震、角膜、咽壁和腱反射不对称、调视、辐辏反射障碍等轻微体征。

【辅助检查】 颈动脉椎动脉颅外段多普勒超声和造影检查可发现血管狭窄或不全闭塞,或(和)血流量下降;眼震电图描记椎动脉TIA,在头部过伸转颈后,可有眼震;视觉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见异常;脑电图和血流图波幅可下降。上述检查,有助于寻找病因及确诊。

【鉴别诊断】 应与部分性癫痫、美尼埃综合征相鉴别。

【治疗措施】 据报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约有1/2~3/4患者在3年内发展为脑梗死,经过治疗可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终止发作,或发作减少者占79.6%,不治疗自动停止发作者仅占20.38%。因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当进行积极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调整血液的高凝状态,控制和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终止和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或推迟脑梗死的发生。

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类药物安全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肠溶阿司匹林,50~100mg,每日1次;潘生丁50~100mg,1日3次。

2.扩溶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及706代血浆具有扩溶、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ml静滴,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

3.抗凝治疗:若患者发作频繁,用其他药物疗效不佳,又无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疗。常用药物肝素、双香豆素等。如肝素可用超小剂量1500~2000U加5%~10%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应用,疗程间隔时间为1周。在应用期间,注意出血并发症。

藻酸双脂钠是一种新型类肝素类药物,能使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相关抗原降低,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抗凝、溶栓、降脂降粘的作用。可口服或滴服,口服50~100mg,1日3次;静滴2~4mg加10%葡萄糖500ml,20~30滴/分,10天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4.扩血管治疗:可选用培他定、脑益嗪、西比灵、喜得镇、卡兰片等。常用剂量:培他定10mg,每日3次;脑益嗪25mg,每日3次;西比灵6mg,每日2次;喜得镇3mg,每日3次;卡兰片5mg,1日3次,口服。

5.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一定作用。

脑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证实有颅内动脉狭窄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