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责任会计的原则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企业内部会计实用手册》第139页(2735字)
责任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为基础,以保证企业计划的顺利执行并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耗费,占用和成果进行核算和控制。尽管各企业实施责任会计制度的具体做法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应符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责任者权责范围的确定,责任预算的编制和责任者成绩的评价、考核,应该促使责任者为企业总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保持各责任中心的目标同企业总目标的一致性,以及责任者的利益同企业整体利益的一致性,防止各责任者偏离企业总目标而各行其事,以致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
企业在实行分权管理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各职能部门,各车间的局部目标同整个企业总目标的差异性,这时就需要各个职能部门以各车间以及企业的总体目标为主,协调起来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否则企业总目标将难以实现。再者需要制定合适的考核标准。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总体目标的完成,为此,要选择具有综合性的考核标准,以避免由于实行单一标准而造成企业内部各责任实体只重视一方的情形。责任指标的综合性可以避免责任实体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责任实体所承担的经济责任。
二、可控性原则
可控性原则指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应只限于下级所能控制的活动或因素。例如:在一个成本中心中,能为这个责任中心所控制,为其工作好坏所影响的成本,属于可控成本,否则就是不可控成本。对于这个责任中心来说,其成绩的好坏应由其可控成本作为考核和评价的主要依据,不可控成本仅有参考意义。可控成本原则意味着,只要下级努力工作,他就能达到控制目标的要求,因为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完全受其行为的影响或控制。反之,当我们在责任会计中引入不可控指标时,被控对象完成指标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可控性原则实际上来属于下述的激烈原则。但由于这一原则在责任会计中运用广泛,因而值得专门提出。
虽然中控性原则得到人们的公认,但在实行工作中由于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完整确定一个责任中心的可控指标是有一定困难的。例如,上道工序的产品质量往往会影响下道工序的产品质量,在理论上,我们可将下道工序的级品成本中由这种原因而产生的部分归属到上道工序的责任成本中,但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这种区分是很困难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消除部门之间的影响,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范围,确定可控因素,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激励原则
为责任中心确定了符合企业整体利益的目标以后,还要促使各责任中心以最大的努力来完成目标,也就是说对被控对象进行有效的激励。激励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为过程,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以责任会计也就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激励来发挥作用的。
在责任会计中,控制目标的难度和达到目的后的奖励是影响激励力的两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这两个因素对激励力的影响是反方向的。随着目标难度的增加,被控对象的积极性可能会下降,当目标的难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被控对象也就没有积极性去完成目标;反之,随着完成目标后奖励的增加,被控对象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所以,在设计责任会计制度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因素的选择和组合来改善对各责任中心的激励。
四、灵活性原则
责任会计制度要在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中保持其控制效能,必须具有灵活性。首先,责任范围要按经济业务内在的联系划分,而不能搞行政分割,要把责任细分的几层具体的工作。否则一旦环境变化,职责划分又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出现新工作或新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其次,责任的考核应采用价值指标与非价值指标。长期效益指标与短期效益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好多种类型指标,并把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紧密结合进行责任核算,这样才能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五、反馈原则
贯彻责任会计制度还需要有反馈执行情况的信息传递系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记录和报告制度,使生产业务部门及责任者能及时了解各自的预算情况。通过和“责任预算”对比分析,一是可以正确了解经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绩,还有存在的问题,以便不失时机得到这类信息,恰当地使用权力,调整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二是通过信息反馈可以使责任者及时了解到信息范围内都出现了什么难题,依靠自身的变化,功能地吸收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及时地加以调整。三是通过准确、可靠,及时地反馈经济信息,使企业领导者能做出恰当的决策。反馈原则要求经济活动的报告要及时,间隔期尽量短一些,数字要可靠,但不要求过分精确,以减少工作量。
六、例外管理原则
例外管理也是一种重要管理原则。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的经常变化,再加之强弱的管理基础各不相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一,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使责任单位的执行结果与企业的责任预算发生差异。作为企业最高层次的领导者就要根据差异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果产生的差异对企业的目标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高层领导者进行仔细地分析和评价,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保证企业在竞争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实行例外管理是必要的。这是因为,首先,作为一个规模日益扩大,管理日益复杂的企业,其最高层管理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一些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样样都抓,都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其次,现行的会计制度还不能明显地指出和控制某种例外差异的产生,会计资料只是反映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相比的差异,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实行例外管理,并能为之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会计制度。
实行例外管理,要避免混淆计划制定差异和计划执行差异,因为造成这两种差异的原因不同,即前者由计划部门造成,后者是由执行单位造成。企业高层管理者要根据不同差异,采取不同方法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