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质量工作者手册

新加坡的QC小组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山大学出版社《质量工作者手册》第404页(917字)

新加坡把QC小组叫“品管圈”。1973年,新加坡在工业企业诞生了第一个品管圈。至1992年10月止,已登记注册的QC小组达13.2万多个,成员9.7万多人,占新加坡全国劳动人口的6.3%(其中2.9万人是私营企业的工人)。QC小组活动从民用企业、国防企业逐步扩展到金融、电讯、航空、运输、服务等行业。据新加坡国家生产力局统计,1992年QC小组创造利润为2.34亿新元(1新元折合人民币约2元)。

新加坡政府很重视QC小组活动,由生产力局(半官方机构)专责此项工作。1982年举办了第一次全国QC小组大会,1984年举办了第一次国际QC小组展示会,从此每年举办一次,由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吸引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1992年举办第九届,与会者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近1000人,我国也派4位代表参加了展示会。开幕式由新加坡劳动部长兼国防部长作报告。

新加坡QC小组活动的特点:

(1)推进组织健全。新加坡生产力局内部设有QC小组推进中心、QC小组学院、QC小组资源中心和国家QC小组工作组等机构,分别负责组织、推进、培训和举办国际QC小组展示会。

(2)不断培训QC小组骨干。仅QC小组学院就可提供10种以上课程,他们根据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开设适用于QC小组成员的技术,适用于QC小组领导的技术,适用于QC小组推进者的技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层经理QC小组研讨班,QC小组参加者绘图技巧培训班,QC小组的实用工具与技术,QC小组评价与基本工具,QC小组野营等课程。

(3)奖励方式多种多样。新加坡把QC小组活动作为有效地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设有多种奖项,每年都给予奖励。即有:最佳质管圈公司奖;最佳品管圈公司新秀奖;最佳品管圈奖;最佳品管圈经验奖;卓越品管圈经理奖;卓越品管圈辅导员奖(推进者);优秀品管圈三星奖和十星奖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