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杀虫、灭鼠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医生手册》第219页(1933字)
(1)消毒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有关消毒的方法已在本章第一节做了详细介绍。
(2)杀虫 应用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以杀灭能传播人畜疫病的媒介昆虫——虻、蝇、蚊、蜱等节肢动物。
物理杀虫法 可以喷灯火焰喷烧昆虫聚居的墙壁、用具等缝隙;可以利用湿热、蒸气烧烫车船、畜禽舍和衣物上的昆虫;可以用低温暂停虫类的生命活动和机械的拍、打、捕捉等方法杀灭部分昆虫。
药物杀虫法 主要应用化学杀虫剂来杀虫,目前使用的杀虫剂一般都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杀虫作用。常用杀虫剂有:
敌百虫: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苯、氯仿)中,但不溶于煤油。性不稳定,放置过久或遇碱则分解破坏。本药对多种昆虫有很高的毒性,在其肠内分解,显出以胃毒为主的毒性,此外还有接触毒和熏蒸毒的作用。常用剂型有水溶液、毒饵和烟剂。水溶液用得多,常用浓度为0.1%;可用1%溶液浸泡米饭、面饼作毒饵,灭蝇效果较好;烟剂用量0.1~0.3克/米3。
敌敌畏:为透明油状液体,杀虫效力比敌百虫约高10倍。在水中尤其在碱性液中迅速分解,易挥发,稀释液1~2天内失效,该药杀虫持效时间短,但具有接触、熏蒸及胃毒作用。常用剂型有毒饵和熏蒸。大量接触、吸入多量气体或误食中毒而亡。熏蒸对正处发育阶段、无呼吸系统的节肢动物不起作用。
倍硫磷:是一种低毒高效有机磷杀虫剂,油状液体,略带蒜味,具有触杀、胃毒及内吸等作用。主要用于杀灭成蚊、蝇和孑孓等。乳剂喷洒量用0.5~1克/米3。
马拉硫磷:黄色油状液体,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碱性液中易水解,室温下挥发,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毒的作用。50%乳剂为商品剂,喷洒0.1%和1%溶液可杀灭蝇蛆、孑孓和臭虫,室内滞留喷洒量2克/米3,持效1~3个月。
植物杀虫剂:常用植物杀虫剂有除虫菊(干花研末,制成蚊香和除虫粉。茎和叶也可制成粉或煎液灭蚊蝇)、艾(切碎加入粪池能灭蛆,干全草按5~10克/米3,熏烟30分钟灭蚊蝇)、野桃(新鲜桃叶捣碎撒粪池灭蛆。桃叶25%水浸液或煎液灭蛆和孑孓)、闹羊花(新鲜花或叶切碎、撒入粪池灭蛆,5%~10%煎液或浸液也可灭蛆或孑孓)、曼陀罗(新鲜全草切碎,加入粪池灭蛆,亦将花制成浸液喷洒灭蚊、蝇及孑孓)、苦楝(花叶捣碎放入粪池可灭蛆,根皮或枝皮的5%水浸液可灭孑孓,根、皮、果、花及柏子、菖蒲各50克研细熏蚊)等。
(3)灭鼠 鼠是“四害”之一,是多种人畜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对人类危害极大。经它们传播的家畜传染病有炭疽、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李氏杆菌病、土拉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伪狂犬病、口蹄疫、猪瘟、猪丹毒、巴氏杆菌病和立克次氏体病等。
灭鼠工作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应从畜禽舍建筑和卫生措施方面着手,预防鼠类的滋生和活动,使鼠类在各种场所生存的可能性达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则采取种种方法直接杀灭鼠类。
灭鼠方法可分两类——器械灭鼠法和药物灭鼠法。
器械灭鼠法即为利用各种工具以不同方式扑杀鼠类,如关、压、扣、套、翻(草堆)、堵(洞)、灌(洞)等。使用此法可就地取材,使用的鼠笼、鼠夹之类工具捕鼠,应注意诱饵的选择、布放的时间和方法。诱饵以鼠类喜食的为佳。捕鼠工具应放在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如墙脚、鼠的走道及洞口附近。放鼠夹应离墙7~10厘米,与鼠道成丁字形,鼠夹后端可垫高3.3~6.7厘米,晚上放,早晨收,并应断绝鼠粮。
药物灭鼠法,依毒物进入鼠体途径可分为消化道药物和熏蒸药物两类。消化道药物主要有磷化锌、安妥、敌鼠钠盐和氟乙酸钠。熏蒸药物包括氯化苦和灭鼠烟剂。使用时按照有关说明要求进行。
在大、中型种禽场和养禽大户中,采用电猫灭鼠,效果也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