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429页(785字)

[简述]本病是破伤风杆菌经皮肤、粘膜破损处侵入人体内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细菌毒素侵犯神经系统,引起全身或大部分肌肉强直抽搐为主要症状。分娩时,由于消毒不严,致使破伤风杆菌经脐带断面侵入,发病时也表现为强烈的肌痉挛、抽搐等,俗称“脐风”也属本病范畴,治法也基本相同。本病在发病前7~14天有受伤史,或于初生后4~6天左右发病的新生儿。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乏力、咀嚼困难、烦躁不安、伤口掣痛、小儿易惊。

其抽风症状: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四肢抽搐、全身痉挛、角弓反张、发作频繁。在声、光、搬动或用指轻弹面颊即可诱发抽搐。喉头痉挛引起窒息、面色苍白、口唇绀紫、呼吸极度困难,甚则衰竭。

本病属祖国医学里“痉证”之“刚痉”范畴。

[治法]祛风解毒,通经止抽。

[处方]1.毫针法:①水沟、内关、合谷、太冲;②印堂、太阳、风池、大椎、外关、后溪

方法:2组处方交替应用。留针20~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2次。配穴:高热可加风府、曲池、中冲、少冲;角弓反张可加至阳、筋缩;四肢抽搐可加曲池、阳陵泉、十宣;牙关紧闭可加颊车、翳风。

2.穴位注射法:①曲池、外关、足三里;②手三里、后溪、阳陵泉;③风池、阴陵泉、三阴交。

方法:3组处方交替应用,用安定注射液,每穴注入0.2毫升药液,每日2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