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关节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简明禽病防治技术手册》第28页(1121字)

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本病,是我国养鸡生产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一、病原学

禽呼肠孤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病毒无血凝活性,对热有一定的抵抗力。除引起鸡关节炎外,还可引起一些其他的疾病和病变。

二、流行病学

禽呼肠孤病毒可感染鸡和火鸡,可通过水平传播和经种蛋垂直传播。本病主要发生于肉鸡。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病鸡主要经消化道排毒。感染率和发病率与鸡的年龄有关。鸡年龄越大,敏感性越低。自然感染发病多见于4~7周龄的鸡。发病率可达100%,而死亡率一般较低。

三、临床症状

大多数病例呈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病例,鸡表现出跛行,部分鸡生长受阻。病鸡食欲和活力减退,不愿走动,喜卧,驱赶时或勉强移动,但步态不稳,有的呈单腿跳跃。发病鸡日渐消瘦、贫血、发育迟滞,少数鸡可因衰竭而死。

病鸡的单侧或双侧跗关节肿胀。日龄较大的肉鸡可见腓肠腱断裂,导致顽固性跛行。种鸡群或蛋鸡群受到感染后,产蛋率可下降10%~15%。

四、病理变化

发病鸡跗关节周围肿胀,切开皮肤可见关节上部腓肠腱水肿,滑膜内经常有充血或点状出血,关节腔内含有淡黄色或血样渗出物,如有细菌性继发感染,可见脓性渗出物。其他脏器无特征性病变。

五、诊断与防治

1.诊断 初期诊断较为困难,关节肿胀与其他疾病如滑液支原体感染、大肠杆菌病和葡萄球菌病等引起的症状区分不开,同时也极易与这些病原菌混合或继发感染。一般依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只能作出初步判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的病原分离和血清学方法鉴定。

2.防治 该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病鸡应采取淘汰措施。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使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无母源抗体的鸡群,可在6~8日龄用活疫苗首免,8周龄时再采用活疫苗加强免疫,在开产前2~3周注射灭活疫苗。此外,应加强饲养管理和鸡舍的消毒,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对鸡舍彻底清洗和消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