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卡因胺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用药速查手册》第115页(811字)

【别名】:

普鲁卡因酰胺

【释文】:

片剂:0.125g,0.25g;注射剂:0.1g/1ml,0.2g/2ml,0.5g/5ml,1g/10ml。

【药理作用】:

属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能延长心房的不应期,降低房室传导及心肌的自律性。但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较奎尼丁弱。

【主要用途和用法】:

适用于阵发性心动过速、频发早搏(对室性早搏疗效较好)、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常与奎尼丁交替使用。口服:0.5~0.75g,tid或qid,心律正常后逐渐减至一日2~6次,每次0.25g。静滴:0.5~1g,溶于5%~10%GS100ml内,开始10~30分钟内点滴速度可适当加快,于1小时内滴完。无效者,1小时后再给1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2g,静滴仅限于病情紧急情况,如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尤其在并发有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严重心脏病者;应经常注意血压、心率改变,心律恢复后,即可停止点滴。静注:每次0.1~0.2g。肌注:每次0.25~0.5g。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可有厌食、呕吐、恶心、腹泻等反应,特异体质病人可有发冷、发热、关节痛、肌痛、皮疹及粒细胞减少症等;偶有幻视、幻听、精神抑郁等症状出现;静滴可使血压下降,发生虚脱,应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和心律变化。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的病例,如心室率较快,宜先用洋地黄类强心药,控制心室率在每分钟70~80次,以后再用本药或奎尼丁。用药3日后,如仍未恢复窦性心律或心动过速不停止,则应考虑换药。有用普鲁卡因酰胺的指征但血压偏低者,可先用升压药(如间羟胺),提高血压后再用。严重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或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忌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