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临床普外科手册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临床普外科手册》第348页(1314字)

本病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为自限性,多见于儿童,后者甚少,但可自发性缓解,以青年女性多见。绝大多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上均吸附有IgG(称为PAIgG)或C3。无论IgG或C3均可促使血小板生命期缩短,并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内被吞噬破坏,主要在脾脏,其次是肝和骨髓。这类抗血小板抗体是在脾脏和骨髓内生成,因而脾脏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诊断要点】

1.皮肤瘀点和瘀斑:为皮内和皮下组织出血,主要见于四肢和躯干,其次为牙龈出血、鼻衄、月经过多。消化道、泌尿系统出血者有便血和血尿。

2.血小板减少:多在(30~80)×109/L范围。

3.凝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呈阳性。

4.骨髓穿刺检查:巨核细胞增多,成熟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但其胞质颗粒减少。

【处理】

1.脾切除术的指征

(1)慢性成年病例,病程在6个月以上,各种内科疗法均未能奏效者。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虽有效但停药或减量后复发,或需用较大剂量维持(泼尼松20mg/d以上)才能控制出血者。

(3)对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有禁忌者。

(4)怀孕6个月以内有严重出血者。

(5)有颅内出血倾向,虽经内科积极治疗而无效者。

2.脾切除术的相对禁忌证

(1)急性型儿童患者,多数可自行缓解,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2)2岁以内患儿切脾后可发生难以控制的暴发性严重感染,因此,手术应至少推迟到6岁以后为宜。

(3)急性暴发型感染病例,手术死亡率高,应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输血小板等治疗。

(4)对手术有相对禁忌证,如患重症心脏病等。

(5)后期妊娠患者。

3.术前准备:术前体表放射性核素测定血小板主要滞留部位,可能预示脾切除术的疗效,以脾滞留为主者的手术效果良好的占81%,而以肝滞留为主者仅9%。

4.术后处理:术后先继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再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