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白绢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48页(908字)
【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木近地面的茎基部(图5-4)。初发病时皮层变褐,逐渐向周围发展,蔓延至附近的土表上,以后在病苗基部表面或土表的菌丝层上形成油菜籽状的茶褐色菌核。苗木受害茎基及根部皮层腐烂,植株水分、养分输送阻断,叶变黄,凋萎,全株枯死。
图5-4 菊花白绢病
1.病苗 2.被害根部及菌核 3.子实层 4.担子和担孢子
【病原】 该病原为齐整小核菌属。此菌不产生无性孢子,也少产生有性孢子。后期菌丝可密集一起,形成菌核。菌核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1.0毫米,形如油菜籽。初呈白色,后变褐色,内部灰白色。有性态为白绢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rolfsii(Sacc.)West。其子实产生在老的病部或近地面的菌丝体上。
【发病规律】 以成熟的菌核在土壤、被害病株残体及被害杂草上越冬。通过雨水传播。菌核在土中可存活4~5年。在长江流域,6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病害盛发,9月以后基本停止发生。在18~28℃和高湿下,从菌核萌发至新菌核再形成需8~9天。菌核开始至成熟需9天。喜高温高湿,最适温为30~35℃,土壤pH5~7时适于病害发生。土壤瘠薄偏酸及重粘土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残体、杂草等,深翻耕,把表土埋入深层。
(2)加强田园管理,注意排水,增施肥料,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3)预防发病。播种前用70%五氯硝基苯粉处理土壤,每667米2用250克加干细土混和均匀后撒入播种沟内。
(4)药剂防治。发病之初,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1%硫酸铜液,浇灌苗的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