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炭疽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49页(613字)

【症状】 病菌从叶尖和叶缘侵入后,初期出现枯黄色斑,逐步向叶基或叶脉方向蔓延扩大,形成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明显,紫褐色。后期病斑黄褐色或灰白色,上生黑褐色或轮纹状排列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病原】 石竹炭疽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 sp.。分生孢子盘淡褐色,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突出表皮,直径72~154微米,刚毛散生于盘垫上,直或稍弯,榄褐色,分隔不明显,大小21.6~72微米×2.9~5.8微米。分生孢子圆筒形,单胞,无色(图6-28)。

图6-28 石竹炭疽病

1.症状 2.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刚毛及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秋初发病。气温较高,干旱缺水,管理不善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2)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残株并烧毁。

(3)发病初期喷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4~5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