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褐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80页(947字)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茎及花冠等部位。叶片上病斑近圆形,直径6~15毫米,紫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微具淡褐色轮纹,周围暗紫褐色。在叶背面产生墨绿色绒霉层,后期病斑互相汇合,引起叶枯。茎部受害,病斑长条形,紫褐色,稍隆起或凹陷。叶柄基部分杈处发病,易折断。萼片、花瓣上的病斑为紫红色小点,严重时边缘枯焦(图7-1)。

图7-1 芍药褐斑病

1.症状 2.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原】 为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分生孢子梗3~7根,簇生,黄褐色,线形,隔膜3~7个。分生孢子黄褐色,纺锤形或卵形,1至多个细胞。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地面病残体及病果壳上越冬。并能在种植圃遗留的肉质根上腐生。分生孢子靠风、雨、气流传播,可直接侵染健株,但伤口更有利于侵染。在20~24℃条件下,潜育期5~6天,8℃下,潜育期延长至14天,且发病率低。田间叶、茎上病斑于3月出现,至5~6月梅雨季节前或秋末潮湿时才形成子实体,时间长达2个月以上,再侵染形成的病斑扩展很慢,到8月中旬,病斑才能形成墨绿色霉层。夏季高温少雨对病菌子实体的形成、孢子萌发及菌丝的生长都很不利。病害严重程度主要决定于病菌越冬后初次侵染的数量。栽培地植株生长郁闭,田间高湿,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

(1)秋季和早春彻底清除地面病残落叶,剪除茎基残余部分。对分株后残留的肉质根也要清除干净,并加垫肥土(厚约15厘米)阻隔。

(2)早春植株萌发前,地面喷洒1次3~5°石硫合剂。3月初喷第一次药,以后隔半个月再喷1次,连续喷洒2次。药剂可选用75%代森锰锌500倍液、50%克菌丹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等,每隔10天1次,共喷2次。

(3)控制栽种密度,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园湿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