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84页(1341字)

【学名】 Hyphantria cunea Drury。

【别名】 秋幕毛虫。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美洲、欧洲、亚洲数十个国家。分布范围在北纬19°~55°之间。中国也有发现。寄主有糖槭、桑、榆、山楂、臭椿、梧桐、苹果、枫杨、芍药等300余种植物。幼虫食叶,具暴食性,把叶片吃光,为害很大。

【形态特征】 成虫为中型蛾,体白色。雄蛾体长9~12毫米,翅展25~35毫米;雌蛾体长14~17毫米,翅展30~45毫米。雄蛾触角双栉齿状;雌蛾触角锯齿状。第一代雄蛾前翅有暗色斑点。第二代雄蛾前翅个别有斑点(图7-4)。

图7-4 美国白蛾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5.茧

卵为球形,表面多小点刻。初产时淡绿色,有光泽,以后逐渐加深,孵化前呈灰褐色。幼虫有红头型和黑头型两种。目前在中国发生的均为黑头型。老熟幼虫头宽约2.5毫米。头宽大于头高。体细长,背部有1条灰黑色或深褐色的宽纵带。各节体毛疣发达。毛疣上着生白色、褐色、黑色的毛丛。体侧淡黄色,着生橘黄色毛疣。侧线和气门下线黄色。腹足黑色,有光泽。趾钩为单序异形中带,中间长趾钩等长,10~16根。蛹长8~15毫米,暗红褐色。中胸背部稍凹。前胸、中胸布满小而不规则的皱纹刻点。胸部背面中央有隆脊。气门椭圆形,稍突出。臀棘10~15根,每根棘端部均膨大,末端凹陷呈盆状。茧淡褐或灰色,很薄,稀疏的丝混杂着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

【生活习性】 在辽宁1年2代。以蛹越冬。5月中旬出现成虫,6月上旬始见幼虫,7月中旬开始化蛹。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始见,高峰期在8月初。第二代幼虫始见于8月初,9月初幼虫盛发,10月中旬化蛹越冬。

成虫寿命4~8天。每雌可产卵200~2000粒不等。卵的孵化与温度关系密切。在15~35℃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越快,但与湿度关系不大。第一代卵期10~20天,第二代卵期7~10天。老熟幼虫具暴食性。5龄后幼虫食量骤增。幼虫有较强的耐饥力。5龄以上幼虫,9~15天不取食,仍可继续生存。这种生物学特性可导致害虫通过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禁疫区苗木外运。

(2)在幼虫为害盛期,剪除网幕,集中销毁。

(3)生物防治。选用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喷雾,防治幼虫,防效80%~90%。

(4)化学防治。可选用灭幼尿3号1500倍液喷,或用2.5%溴氰菊酯5000倍液,或1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幼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