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细菌性叶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64页(474字)

【症状】 发病之初,病斑呈小疱状,暗绿色,逐渐变成透明黄色,后病斑扩大和相互合并形成黑褐色枯斑。病斑上有白色粘液状菌脓,干燥后呈淡灰色菌膜,后期病斑穿孔破裂。细菌可侵害导管,使全株萎蔫死亡。

【病原】 为Xanthomonas begoniae(Takimoto)Dowson。菌体短杆状,极生单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

【发病规律】 病菌生长温度1~37℃,最适温度27℃,最低温度1~3℃,致死温度51℃,10分钟死亡。病菌主要生存在病叶中,靠风雨及浇水淋溅在株间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潜育期7~10天,注射接种潜育期仅2~3天。

【防治方法】 及早摘除病叶,拔除重病株销毁。用无病株枝、叶繁殖,栽植于无病菌土中,株间距应保证通风透光。浇水时避免水滴飞溅、叶面积水,防止操作时在植株上造成伤口,减少传播侵入机会。必要时喷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