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伊肯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第242页(1296字)

【生卒】:1846-1926

【介绍】:

德国哲学家,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德国弗里西亚的奥利希。1863年入哥丁根大学,后在该校获古典文学和上古史方面的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871年受聘于巴塞尔大学,1874年任耶拿大学哲学教授,直至1920年退休。其间曾任美国哈佛大学交换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190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奥伊肯早期研究哲学史,后在新康德主义的基础上,倡导一种精神生活的哲学。他标榜反对自然主义和理智主义,强调人的内心的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种精神生活超出自然和理性的范围,其主要特征在于其奋发向上,对它的认识不能依靠理性思维,只能依靠直觉。他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生命或活生生的生活。精神生活是真正的实在,历史就是具体化的精神生活,是充满个体与整体矛盾冲突的内在生活的发展史,在冲突中个体能达到与总体生活的统一。他宣扬人生就是自主的行动,而精神的胜利就是宗教的胜利。主要着作有:《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精神生活的统一》、《现代思潮》、《一种新的人生观》、《宗教与生活》、《社会主义分析》、《哲学导论》等,

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 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的主要代表。生于巴黎,1878-1881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897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00-1921年任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1914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反理性主义传统,攻击唯物主义和决定论,注意主体的直觉体验,倡导直觉高于理性的思想。他把生命现象神秘化,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实现着的“生命冲动”的洪流,生命冲动就是“绵延”,它是唯一的实在。“绵延”是自由的创造意志,其向上的运动创造精神,也创造生命的形式,因此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是意志的创造过程,而物质则是“绵延”被削弱或被阻碍的结果。在他看来,“生命冲动”或“绵延”不能靠理性来认识,只能靠直觉即内心体验来把握。柏格森还提出人的记忆的两种形式:习惯记忆和真正记忆。认为前者全凭大脑的功能,而后者则是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就象滚雪球一样,通过形象把过去的经验全部保存下来,并不依靠大脑。所以,他强调精神决不属于身体,身体不过是精神用来达到自身目的的工具。他还把社会分为“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认为前者是暴力统治,后者是“个性自由”。

柏格森的哲学在20世纪初的西方曾风行一时,它直接推进了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对他赞扬备至;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和萨特的意志自由论也曾受到他的重大影响。但总的说来,其影响从20年代起已逐渐衰退。主要着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形而上学导言》、《创造进化论》、《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等。

上一篇:齐美尔 下一篇: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