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不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94页(2278字)

不寐亦称失眠。有初睡不易入寐,至夜半方能入寐;有初睡尚安好,至夜半醒后难再入寐;有寐而不酣,时醒时续,甚至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寐,此类病症均称不寐。在现代医学中本证属神经衰弱范畴。

【发病因素】

(1)苦读伤神 学龄之年,苦读太过,暗伤心营,神失所养而成不寐。

(2)思虑伤脾 思虑太过,神气浮游,耗伤心脾,神不守舍而致不寐。

(3)惊惧伤胆 心胆素怯,遇事易惊,惊气扰神,神魂失宁而易失眠。

(4)心肾不交 年至四秩,肾阴衰半,阴不涵阳,心肾失交,神不守舍而成不寐。

(5)胃中不和 饮食伤饱,胃气不和,扰及神明,卧不安宁。

【辨证分型】

(1)苦读伤神 好发于学龄青年,白昼头昏脑胀,形倦欲睡,然睡则又难入寐,入夜神情转清,精神益振,以致不易入睡,甚至通宵达旦,诸症每至考前转重,舌红,脉细。

(2)思虑伤脾 胡思乱想,神情恍惚,形疲健忘,饮食无味,面色萎黄,夜寐不安,寐则梦境纷纭,舌淡苔薄,脉虚软。

(3)惊惧伤胆 平时胆怯心悸,遇事易惊,虚烦不寐,寐易惊醒,醒则怵惕怔忡,舌红,脉细弦。

(4)心肾不交 好发于老年,可伴腰脊痠软,头昏耳鸣,口干目糊,形体消瘦,面色憔悴,舌红少苔,脉细带数。

(5)胃中不和 脘腹饱胀,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或脘中隐痛,夜不安寐,舌苔厚腻,脉滑而弦细。

【治疗】

治则:宁心安神。

1.耳针 取穴:神门、心、皮质下、垂前。方法:针刺后留针30分钟,或改用磁珠贴穴,每日自行按压3-5遍,特别在临睡前应按压,令耳郭发红发热,每周调换2-3次。苦读伤神者加缘中;思虑伤脾者加脾;惊惧伤胆者加肝、胆;心肾不交者加肾;胃中不和者加脾、胃。

2.体针 取穴:安眠、神门、三阴交。方法:针刺得气后用捻转补泻,苦读伤神者加神庭、印堂、太阳;思虑伤脾者加太白、本神;惊惧伤胆者加丘墟、太冲;心肾不交者加太溪、大陵;胃中不和者加中脘、足三里,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10次1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1)王氏等治疗失眠168例,在三阴交处针刺,临睡前加艾灸20分钟,取得疗效。(王全仁等,中国针灸,1995;(4):29)

(2)秦氏等以梅花针叩刺治疗不寐76例,取背部膀胱经和肩胛区的反应点,取得疗效。(秦爱国等,中国针灸,1996;(12):46)

(3)刘氏等以针灸治疗不寐42例,泻申脉、行间,补照海,平补平泻风池,温灸百会、涌泉,每天灸两次(包括睡前1次),取得疗效。(刘清林等,中国针灸,1996;(4):45)

(4)丛氏等以循经走罐治疗失眠,选背部膀胱经穴,又从涌泉拉到太溪,取得疗效。(丛莘等,中国针灸,1997;(7):425)

(5)胡氏等以耳穴贴压治疗不寐166例,选神门、皮质下、心、肾,取得疗效。(胡素萍等,湖南中医杂志,1997;(3):36)

(6)靖氏等治疗顽固性不眠症45例,针后顶(向后平刺,得气后一手固定针柄,另一手按压针穴处,推、压、搓动头皮,使穴下头皮往返摩擦针体约2分钟,使患者产生热胀感)、印堂、膻中、神门、内关、阴陵泉、三阴交;耳穴贴压神门、心、肝、脾、肾、脑、内分泌,取得疗效。(靖丽敏等,针灸临床杂志,1998;(2):41)

【古代文献选录】

《神应经·心脾胃部》:“烦闷不卧:太渊、公孙、隐白、肺俞、阴陵泉、三阴交。”

《医学纲目》卷十五:“(足)窍阴:胆寒不寐,宜补。”

《神灸经论》卷三:“怔忡健忘不寐:内关、液门、膏肓、解溪、神门。”

《针灸集成》卷二:“心热不寐:解溪泻,涌泉补,立愈。”“无睡:阴交(灸百壮)、譩譆(二七壮至百壮)。”

【备注】

耳针治疗失眠效果较好,但必须排除患者的各种心事。平时注重体育与文娱活动。睡前不能过饱或过饥,养成热水洗脚和定时睡觉的良好习惯。

上一篇:手足徐动症 下一篇:周期性麻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