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精神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97页(1015字)
情感性精神病是指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但临床上主要是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交替出现的情绪兴奋、躁狂、悲观和抑郁。又称为躁狂抑郁症。
【诊断要点】
(1)大多年青发病。
(2)一段时间表现为情绪高涨,强烈的兴奋,时而谈笑风生,时而暴跳如雷;动作增多,精力异常充沛,甚至通宵不眠;性欲亢进。一段时间又转为闷闷不乐,悲观失望,少语言,好流泪,食欲减退。
(3)躁狂和抑郁症状可交替出现,亦可兼有。
【治疗】
1.体针 取穴:忧郁状态取太冲、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百会、印堂;躁狂状态取定神、上脘、间使、大陵。方法:用泻法,留针30-60分钟,间歇运针,每日1-2次,3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
2.电针 取穴:百会、印堂。方法:选用规律脉冲波,频率80-90次/分,电流量以局部见到轻微抽动和患者能忍受为度,时间60分钟,每日1次,3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
3.耳针 取穴:神门、心、皮质下、脑点。方法:每次选用一侧耳穴,两耳交替使用。进针后接以电针,选用规律脉冲波,频率100次/分,电流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时间30分钟,每日1次,3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
【现代临床举例】
罗氏电针百会、印堂,治疗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状态)19例,30次后,痊愈9例,显效5例,好转4例。同服用阿米替林组相比疗效基本相同。(罗和春,中国针灸,1984;(1):1)
【备注】
(1)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但治疗时间延续较长。
(2)本病在中医属“郁证”、“狂证”范畴。
(3)避免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