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常见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第154页(3576字)

【穴位埋线】

■方法1

取穴:赤医穴(第六胸椎棘突最高点上缘)、后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基底前方陷中)、大椎、赤医1、曲池。

操作:

(1)背部穴:将4号肠线放入16或18号穿刺针针筒前端,局部消毒局麻后,持针对准穴位呈45°角进针,至皮下沿皮肤向下刺入4~5厘米,然后注入肠线。

(2)上肢穴:用12号腰穿针放置1号肠线,曲池用直刺法注入肠线1厘米,后合谷穴进针后沿第二掌骨掌侧向中指掌指关节方向斜刺1.5厘米,注入肠线1厘米。

每次埋线间隔30天。3次为1个疗程。

■方法2

取穴:①百会、神门、足三里;②安眠2、内关、三阴交。

操作:用注线法。将00号肠线放于9号穿刺针内,待穴位消毒局麻后刺入穴内。百会向前平刺1.5厘米埋1厘米肠线于皮下;神门向上刺斜1厘米,埋入肠线0.5厘米,余穴直刺2厘米,埋入肠线1厘米。两组穴交替使用,20天1次。

■方法3

取穴:敏感穴位。失眠配安眠2;头痛、头晕配百会;心悸配膻中;食欲不振配中脘;遗精、阳痿配关元、三阴交;健忘配心俞。

本病敏感穴位主要分布于督脉、足太阳、手太阳、手少阴等经脉上,常出现压痛及条索状结节。常见的敏感穴位有督脉之神道、灵台、命门、百会、大椎;足太阳经之心俞、肾俞、肝俞、脾俞、肾俞;足少阳经之风池、完骨;手少经之神门、通里;任脉之膻中、气海、中脘、关元;足阳明经之头维、足三里;足太阳之三阴交;手太阳经之天宗;手太阳经之云门、天府;手厥阴经之郄门、内关;足厥阴经之太冲;足少阴经之太溪;奇穴之颈夹脊、太阳、翳明、印堂。

操作:躯干部穴位用穿线法。埋入1号羊肠线2~3厘米;头部及四肢穴用注线法。头部穴用9号穿刺针平刺1厘米,埋入00号肠线0.5厘米;四肢穴用12号穿刺针直刺埋入1号肠线1厘米。每次选用敏感反应最明显的穴位2~4个进行埋线,30天1次。

【头针疗法】

■方法1

取穴:以感觉区为主穴,根据相应症状配用晕听区、胃区、胸腔区、生殖区、足运感区等。

针刺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平刺进针,毫针刺入深度以所选区之长度为准,一般2~4厘米,快速捻转针柄,捻转角度在180°以内,频率120~200次/分钟,持续30秒至1分钟,留针30分钟至1小时,或根据需要留针更长时间。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

■方法2

取穴:主穴:伏象头部,伏脏上焦;配穴:思维、信号、记忆、人字缝尖。

针刺方法:快速进针至头皮下骨膜层,可直刺、斜刺或透穴。

操作:轻微捻动针体,留针30分钟或1小时,中间捻转3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

■方法3

取穴:主穴为额中线、顶中线,可根据症状配取额旁1~3线、项颞后斜线、颞后线。

针刺方法:额中线自神庭穴沿经向下平刺1寸;顶中线自百会向前顶透刺;顶颞后斜线自百会向曲鬓透刺;颞后线由率谷透曲鬓;额旁1、2、3线均由上向下平刺1寸。针入帽状腱膜下层后,行进气法,每针持续行手法1~3分钟。行针时,嘱患者行腹式深呼吸摒除杂念,意守丹田。留针30分钟至1小时,必要时可留针更长时间,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

【梅花针疗法】

操作方法:在整个头部成网状扣打,扣打时用腕力弹刺,轻度刺激。配以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各扣打3行,重点刺激第8~12胸椎及腰骶部。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进行下一个疗程。

【穴位注射疗法】

取穴:风池(双侧)、头维(双侧)、上星、百会、太阳(双侧)。

药物选择: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6注射液、安定注射液。

操作方法: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6注射液各1支;混合后注射入穴位,每穴注射0.5~1毫升。烦躁不安、失眠或处于恐惧状态者用安定注射液10毫克穴位注射双侧太阳穴。每周2~3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

【磁疗法】

治疗方法:应用直流电磁场治疗机,治疗时病人仰卧位,头部置于双磁极间,磁极紧贴双侧颞部。磁通密度为0.3~0.5特斯拉,持续20分钟,每日1次,每周6次,10次为1个疗程。

【磁圆针】

适应证:患者有较强的疲劳感,反复发作,卧床休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疲劳主要反映为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系统的疲劳。表现形式不一,可有微热,咽痛,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力下降,或表现头痛,失眠,周身不适,肌肉关节痛,但经医院全面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疾病。

治疗方法:磁圆针叩击,先沿背部督脉,华佗夹背、膀胱经背部第一、第二侧线顺序叩击穴位,重点叩大椎、膏肓、命门、肝俞、胆俞,每穴叩10~20次,以皮肤微红即可。然后可根据疲劳程序,伴随症状选叩穴位气海、足三里等;如伴周身不适,颈、背、腰、四肢酸痛者可循经叩颈、背、四肢。

一般治疗每次30~40分钟,2~3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按摩治疗】

(1)平推背部舒畅法:患者仰卧于床上,医者立于其侧,双手掌自肩胛区下推至双足脚跟处,时间2分钟。

(2)拿捏脊旁解经法:患者俯卧于床上,医者立于其侧,用双手拿捏脊旁膀胱经1、2侧线,时间3分钟。

(3)点按经穴宁心法:患者仰卧于床上,医者双拇指分别点按患者的风门、心俞、脾俞、胃俞、肾俞,每次静压1分钟。

(4)拿揉下肢调理法:患者仰卧于床上,医者双手自上而下拿揉患者下肢肌群3分钟。

(5)搓颤涌泉安神法:患者仰卧于床上,双足尖相对,医者分别用双手掌揉搓和双拇指点颤涌泉穴,时间5分钟。

(6)推揉腹部增食法:患者仰卧于床上,下肢屈膝,使腹肌放松,医者用双手掌沿胃肠走向推揉腹部2分钟。

(7)捏拿下肢疏导法:患者仰卧于床上,下肢伸直,医者分别捏拿患者双侧阳明胃经路线,时间2分钟。

(8)揉按头部催眠法:患者姿势不变,医者坐于头前,双手掌根推揉其前额部,并配取百会、太阳、角孙、率谷等穴,后改为其侧指打法,时间10分钟。

(9)搓揉上肢调和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分别用双手掌搓揉两上肢,并配取神门、内关2穴,时间2分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