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集溶解试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208页(1456字)

钩端螺旋体与相应抗体结合时,在高浓度抗体管出现溶菌现象,低浓度管出现凝集现象,称为凝集溶解试验。本法通常用作流行病学调查,以查明该地区所流行的菌型,试验一般先做定性试验,以查明该血清是否含有钩端螺旋体抗体及其型别,然后进一步用所查出的同源抗原作定量试验,以测定凝集溶解效价。

一、材料准备

1.柯索夫培养基 在990ml蒸馏水中,分别加入蛋白胨0.8g,氯化钠1.4g,Na2HPO4·2H2O0.96g,KH2PO40.18g,1%氯化钾4.0ml,1%碳酸氢钠2.0ml,1%氯化钙4.0ml,置100℃水浴30min,使充分溶化,滴定pH至7.3~7.4,用滤纸过滤后,每管以9ml(或4.5ml)的量分装试管,10磅30min灭菌,培养基应完全透明,无沉淀物。冷却后每管加入无菌的血清1ml(或0.5ml),培养2日,无菌后保存备用。

2.抗原 必须以活菌作抗原,将14个群的标准菌株分别接种于含10%兔血清的Korthof培养基中,在28~30℃培养5~7天,用400倍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若菌数达每视野40条以上,形态典型,运动活泼,无自凝现象,即可用作抗原。

3.被检血清 按常规方法采血,提清血清,血清必须保持新鲜。

二、定性试验

用生理盐水将被检血清作25×稀释,加入微量滴定的小孔中,上排14个孔,每孔0.1ml,下排14个孔,每孔加生理盐水0.1ml,然后将14个菌型的活菌抗原分别加入14个孔中,上下二排各0.1ml,混和后,置28~30℃作用2~4h,由每孔取出1滴干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在150~200倍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

若见螺旋体凝集呈蜘蛛状,并逐渐溶解,为凝溶阳性。上排孔出现凝溶反应,下排为阴性者,即可判定该血清中含有该型钩端螺旋体的抗体。

三、定量试验

被检血清用生理盐水自50×开始倍比稀释至第9孔(12800×),每孔0.1ml,第10孔不加血清为菌液对照,然后加入同型抗原,每孔0.1ml,同上法放置一定时间后观察结果。

反应程度用下列符号记录。

++++:几乎全部菌体发生溶解、破坏或变型,间有极少,单个菌体,或大小不等的点状、块状残余。

+++:大多数菌体被凝集,呈团状或蜘蛛状,仅有少数菌体游离,运动不活泼,折光率低。

++:半数菌体被凝集,呈蜘蛛状或块状,块边沾有活动菌体。

十:仅少数菌体凝集,大部菌体游离。

-:菌体正常、分散,无凝块,菌数与对照相同。

被检血清出现++以上的最大稀释倍数为该血清的凝溶价,血清凝溶价在800×以上者判为阳性,400×为可疑;其他家畜400×为阳性,200×为可凝,如第一次效价虽然不高,但隔一周后采血重检,效价较第一次提高4倍者,也判为阳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