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动物检疫手册

实验室检查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动物检疫手册》第17页(2751字)

经过系统临床检查所收集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有关资料,如不足以作为诊断依据时,必须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验,包括血、粪、尿的常规检查、微生物学和血清学诊断。例如,当疑似口蹄疫和水泡病时,应做血清学诊断、动物接种并结合流行病学材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疑为布氏杆菌病时,应做试管疑集反应等。

(一)细菌学检验 细菌检查是利用细菌学方法检出病原菌,包括抹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接种等。这里简要介绍细菌抹片的制备。通过抹片检查细菌形态的材料,因所用材料不同,抹片的方法亦有差异。

1.组织脏器材料。先用镊子夹持局部,然后用灭菌剪刀剪取一小块,夹出后将其新鲜切面在玻片上压印或涂成薄片。

2.液体材料(液体培养物、血液和渗出液等)。可直接用无菌接种环钓取一环材料,于玻片的中央均匀涂布于适当大小的薄层。

3.菌落、浓汁、粪便等。用无菌接种环取少量生理盐水置于玻片中央,再用无菌接种环钓取少量材料,在玻片上与液滴混合,均匀涂成适当大小的薄层。

抹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以其背面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通过数次,使略加热固定,以免水洗时,易被水冲掉。如血液、组织脏器等抹片,一般用甲醇固定2-3分钟。固定好的抹片即可进行各种方法的染色。

(二)血清学检查 抗原和相应的抗体在体外相遇后,发生的各种形式的结合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因此,可以利用已知抗原检查病畜禽血清中有无与之相适应的特异性抗体,借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已知血清与未知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作用,看它是否发生反应,借以鉴定病原微生物,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诊断一些传染病。最常用的有凝集反应(布氏杆菌病等)、沉淀反应(炭疽病等)、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新城疫等)、琼脂扩散试验(传贫、锥虫病、马立克氏病等)和补体结合反应(布氏杆菌病、肺疫、口蹄疫等)等。

1.凝集反应。凝集反应分直接凝集和间接凝集反应两种。

(1)直接凝集反应。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在电解质参与下,经过一定时间,颗粒抗原被凝集,形成肉眼可见的小团块,称为直接凝集反应。反应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按操作方法可分为玻片法(定性试验),适用于新从病畜分离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鉴定或分型。试管法、微量凝集法(定量试验)常用于布氏杆菌病、雏白痢等病的检验。

(2)间接凝集反应。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在一种与免疫无关的惰性颗粒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作用,在电解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微粒即可发生明显的凝集,从而可显着地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反应中的惰性微粒即称微载体,通过微载体进行血清学反应称为间接(或被动)凝集反应,也称微载体技术。常用的微载体有红细胞、细菌、聚苯乙烯乳胶、炭粉等,根据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间接凝集技术,在习惯上,将抗原结合在微载体上进行的间接凝集称为“正向间接凝集反应”;将抗体结合在微载体上进行的间接凝集反应称为“反向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稳定的特点,如畜禽衣原体病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

2.沉淀反应。胶体状态的可溶性抗原(细菌和寄生虫的浸出液、培养滤液、组织浸出液、动物血清、白蛋白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常用于炭疽等病的诊断和炭疽病皮毛的检查。

3.琼脂扩散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是以琼脂为介质的免疫扩散试验。使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介质(半固体的琼脂)中扩散,如果抗原与抗体具有特异性,当二者相遇时,在比例最合适处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因此,只要有一方是已知的即可鉴定另一方。琼脂扩散试验是将受检血清与抗原分别置于琼脂平皿上的反应孔中,根据孔间有无沉淀线来判定结果。此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适合在产地检疫中应用。如常用的有口蹄疫病毒感染相关抗原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免疫扩散试验等。

4.补体结合试验。补体是动物血清蛋白的一组酶,能与任何一种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如果抗原是细胞,则可使细胞溶解。补体结合反应包括直接补体反应、间接补体反应以及固相补体结合反应等。

补体结合试验必须具备5个要素,即抗原、抗体、补体、红细胞和溶血素。在电解质(生理盐水等)的参与下,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在试管中加入已知抗原、未知抗体(被检血清)和补体,在37℃水浴中感作20分钟,如果抗原与抗体相对应,就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与补体结合。否则,补体仍游离存在。但是补体是否已被结合是看不见的,故需进行试验的第二阶段,即加入红细胞和溶血素,再放在37℃水浴中感作20分钟,如不发生溶血,则说明补体已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所结合,即阳性反应;反之发生溶血现象,说明补体未被结合,抗原与抗体未被结合,抗原与抗体不相适应,即为阴性反应。

补体结合试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兽医工作中常用来诊断马鼻疽、牛肺疫、布氏杆菌病、马传贫、口蹄疫等。

5.红细胞凝集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与动物红细胞混悬液混合后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这种红细胞的凝集能力又可被特异性抗病毒血清所抑制。因此,利用这种现象可以进行红细胞凝集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借以检查、鉴定病毒和进行抗体含量的滴定。目前,红细胞凝集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已成为鉴定病毒和诊断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多用于鸡新城疫的诊断。

6.中和反应。特异性免疫血清中含有中和抗体,具有中和其相应病毒而使病毒失去毒力的作用。中和试验是应用易感动物、组织培养或鸡胚来测定被检血清是否具有此作用,从而诊断疾病。反之,亦可用已知抗体(免疫血清)来鉴定未知病毒。中和抗体在血清中维持时间长,特异性高,所以中和试验的结果可靠性大。

上一篇:临床检查 下一篇:动物检疫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