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动物检疫手册

牛口蹄疫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动物检疫手册》第79页(1450字)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形成水泡,能感染、骆驼、驯鹿等主要家畜,人也可感染。

【流行特点】本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一般较低,但幼畜死亡率高。

传播方式为接触感染、或经空气传播。病畜能从水泡液、口涎、乳汁、粪便、泪液等排出病毒。痊愈的动物也能短期带毒、散毒。此外,病畜的精液、肌肉、内脏中也存在病毒。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粘膜、乳头及损伤的皮肤感染。近年来证明,呼吸道更易感染。牛、羊、猪、骆驼、鹿和黄羊、野猪等偶蹄兽为易感动物。

【临床症状】潜伏期平均为2-4天,长达6-8天,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头下垂,嘴紧闭,从口角流出长线状粘稠的唾液。口腔粘膜干燥、热痛,唇内、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上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浅表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烂斑。跛行,蹄冠和趾间有水泡和烂斑,若烂斑部继续感染,可出现化脓、坏死,甚至蹄壳脱落。有时水泡也出现在乳房皮肤。

本病一般取良性经过,约经一周左右自愈。若有继发感染,则病程延长至2-3周或更长。致死率不超过1-2%,但在某种情况下,病情突然恶化,病牛全身虚弱,肌肉颤抖,心跳加快,节律失调,反刍停止,食欲废绝,行走摇摆,站立不稳,突然倒地死亡。这种病型为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0-50%,主要是因病毒侵害心肌所致。

鹿的症状基本上与牛相似。

绵羊主要在蹄冠、蹄踵和趾间发生水泡和烂斑,口腔很少见到病变。山羊患病时,口腔及蹄部都有水泡和烂斑。

犊牛和羔羊患病时,多是恶性口蹄疫经过,常见不到特征性水泡,出现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死亡率高。

【病理剖检】良性经过的口蹄疫,其临诊剖检特点是败血症不明显,在皮肤及口腔粘膜上出现水泡、烂斑等变化;胃肠粘膜呈程度不同的出血性卡他性炎,心脏扩大。发生恶性口蹄疫时,败血症明显,在败血症的基础上,心肌、骨骼肌变性、坏死,而口蹄疮不明显,心脏表现为左心室壁和室中膈心肌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与坏死,其切面常见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与条纹,形似斑,称为“虎斑心”。

【诊断】本病可根据患畜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上形成水泡的临床特征,结合偶蹄兽易感和传播迅速的流行特点,一般即可确诊。

1.实验室检验。在流行初期或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可采取病牛的水泡液、水泡皮或病牛发热期的血液接种豚。方法是将豚鼠的脚掌皮肤或口腔粘膜划破,把病料涂擦于划破处,第2-3天见有小水泡,即可确诊为口蹄疫。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见猪口蹄疫诊断部分。

2.鉴别诊断。应注意与牛传染性水泡性口炎鉴别。二者症状相似,但传染性水泡性口炎蹄部没有病变,流行范围小,发病率低,而且、骡、驴亦能感染。

【处理】同猪口蹄疫。

上一篇:猪囊虫病 下一篇:动物检疫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