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土壤农化分析手册》第229页(848字)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主要来源,它能使土壤具有保肥力和缓冲性,能使土壤疏松和成结构,从而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能力,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又是土壤分类的依据之一。其含量因土壤类型及耕作施肥而异。一般耕地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在1.0-3.5%左右,高的能>5%,低的可低至0.5%。

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的有:

①测定土壤有机质中的碳氧化后放出的CO2量。其中又包括干烧法及湿烧法两种方法,此两种方法氧化有机质比较完全,干烧法作为经典方法,但需特殊设备,操作也复杂。土壤中的碳酸盐影响测定结果,须预先去除或另行测定后减去。

②测定氧化有机质中的碳时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其中包括外加热法(即丘林法)、水合热法及比色法三种。

外加热法:氧化温度较水合热法高(170-180℃沸5min),氧化率为90-95%。为我国通用的常规分析法。

水合热法:氧化温度较低,最高温度为120℃左右。氧化率低约为60-86%之间,平均为75-77%左右,受土壤类型及室温的影响较大,适合于在室温为20-30℃条件下进行。但此法简便,重现性好,是国际上常用的方法。

比色法:一般均用于土壤有机质的速测。

以上方法土壤中若含有Cl-、Fe2+、Mn2+等离子时有干扰,影响测定结果,须去除,或测定其含量(如Cl-)后,在计算时校正。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大于15%也不适用。

③灼烧法:低温(350-400℃)灼烧,直接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适用于砂质土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