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疾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68页(1561字)

(一)皮肤溃疡病 其主要病症为体表皮肤溃疡。感染初期,体色呈斑块状褪色,食欲不振,缓慢地浮游于水面,有时狂游或回旋状游泳。中度感染的鱼鳍基部、躯干部等发红或出现斑点状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患部组织浸润,呈出血性溃疡。有的吻端或鳍膜烂掉,有的眼球突出,眼内有出血点,肛门发红而扩张,有黄色黏液流出。解剖观察,胃内无食物,肠空并带有黄色黏液,肠黏膜变薄,肝、脾、肾等明显充血和肿大。严重者几天即死。据日本资料已确认的病原为鳗弧菌,此外还分离到假单胞杆菌等。

鳗弧菌可以感染多种海、淡水和半咸水中养殖的鱼类。真鲷、黑鲷、石斑鱼、鲑鳟类、鲆鲽类等都有发现。

该病全年皆可发生,多流行于10月至翌年5月。防治方法,除常规预防外,治疗中可用土霉素或氯霉素1~2毫克/升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次;用呋喃唑酮1~3毫克/升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次;投喂抗菌素或磺胺类药饵,前者每千克鱼体重用药20~50毫克,后者每千克鱼体重用药100~200毫克,连投5~7天。

(二)腹水病 病鱼腹部膨胀,肛门扩胀发红,有时肠部从肛门脱出。解剖鱼体,整个腹腔内有积水,有的可见到肝脏出血或肾脏肥大或眼球突出。一般死亡率不高。真鲷、牙鲆的仔鱼到成鱼均发现过此病。中国在黑鲷培苗中也曾发现此病。

防治方法,除保持水环境清洁外,投喂药饵(土霉素添加量为0.4%~0.5%或氯霉素0.2%~0.3%),可奏效。

(三)突眼病 病鱼眼睛突出,眼球白浊,甚至单眼或双眼脱落。其病因据现场观察分析,多由于捕捞、运输和饲养中管理不慎,鱼体受伤后引起继发性细菌(弧菌、假单胞杆菌)感染所致。投喂鲜度差、质量低的饵料,也可促成此病。

防治方法为:在捕捞、运输、放养鱼种和换网时应小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以氯霉素全池泼洒,使成1~2毫克/升。给亲鱼投饵,可在沙蚕、鱼块等饵料上注射少量抗生素、鱼肝油或复合维生素,在投饵时注意选投鲜活饵料,可减少此病发生。

(四)皮下充血病(链球菌病)病鱼眼球白浊、充血、突出,鳃盖内壁充血,上、下颚也出现充血等。有的个体肠道发红、腹腔内有积水,有的肝脏充血等。该病在日本曾发生在鱼、牙鲆中,多发生在夏季高温期。波隆巴(Plum)等人在1972年8~9月间,从美国佛罗里达到阿拉斯加,发现鲻鱼和其他几种鱼类暴发急性和慢性疾病,从濒死个体中分离出链球菌的一种。濒死个体显示出狂游、皮肤出血、腹腔及肠内充血等症状。

治疗方法:该病原对金霉素系抗生素物质等显示高度感受性,可采用抗生素或磺胺药、呋喃类药、大蒜等治疗。以漂白粉消毒池水,也利于防治。

(五)出血性败血病 在养殖牙鲆中发现,病原为变异微球菌(Micrococcus uarians)。病鱼焦躁不安,长游于水的表面,或跃出水中,反复数次后即沉底死亡。病鱼皮下大面积弥漫性出血,上下颚基部出血发红,表皮局部灶性水肿、糜烂。解剖观察,肝脏土黄色,胃空,肠道浑浊。据报道(郭清,1994),1993年夏季青岛市黄岛区养殖牙鲆(210~775克)发生该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该病尚须以预防为主,病发后及时隔离病鱼。可用5毫克/千克红霉素浸洗或青霉素注射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