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黄粉蚜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55页(3723字)

梨黄粉蚜属同翅目根瘤蚜科,此虫体小,群聚时看上去像一堆黄色的粉末,又名梨黄粉虫,俗名膏药顶,我国主要产区均有发生。

【形态特征】:

成虫:无翅,体卵圆形,黄色,长约0.7毫米。头小,触角三节,口器长达腹中部,腹末较尖细;产卵时胸部膨大,腹部缩短。

若虫:淡黄或黄绿色,体小,头和胸部较大,腹末尖形,其余与成虫相似。

卵:椭圆形,黄绿色,长0.3~0.4毫米(图2-9)。

图2-9 梨黄粉蚜

1.成虫 2.若虫 3.卵 4.被害状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6~10代,以卵在枝干、果台裂缝处越冬。春季梨树开花期开始孵化幼虫。5~6月份每20天发生1代,7~9月份25天发生一代。初孵幼虫多在原越冬场所嫩皮层下吸汁、生长和繁殖;幼果膨大时,转移到萼洼和果面上为害,并产卵于身旁。6~8月是为害盛期,9月份转向新梢尖端叶腋为害,产生有性型,并产卵越冬。

梨黄粉蚜食性特别单一,目前只发现为害梨树。成虫和若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在果实或枝干嫩皮处吸食汁液为害。常群集于果实的萼洼处,被害部位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并呈现波状轮纹,表层硬化,俗称“膏药顶”,受害严重的果实,其果肉组织逐渐液化、变臭和腐烂,在风雨中造成大量落果。大发生时,果实萼洼处一片黄粉状,如果套袋,整个果实表面一片黄粉。

在树皮缝隙、老翘皮下、枝干下的残附物中越冬的卵于3月下旬至4月初梨花开时孵化,孵化的若虫仍在越冬处的嫩皮下吸食汁液而不爬出,长大后以孤雌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到5月中、下旬,由越冬场所转移到花梗附近的果实鳞片下、树枝锯口等处隐蔽条件下孤雌卵生繁殖并为害,随后转果。7月下旬果实萼洼处有时有上千头。黄粉蚜活动能力差,喜欢在背阴处栖息取食,因而套袋处理的梨果更易受害,8月份该虫聚集在萼洼处取食为害。该虫喜干,大旱年份发生严重。黄粉蚜近距离靠人工传播,远距离靠苗木和梨果调运传播。

黄粉蚜发生严重的原因:

(1)套袋原因 套袋是绿色果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但黄粉蚜又有忌光钻袋的习性,且入袋后药剂难以触及,又给防治带来进一步的难度。在未套袋的年份,黄粉蚜基本上未造成为害。而套透光塑料袋的雪花梨也基本上不受害。套袋时,黄粉蚜多躲在梨萼洼处,数量小。

(2)套袋技术与质量 许多果农多用自制双层报纸袋,偏厚,扎口时不易捏紧。另外扎口铁丝普遍偏短、硬,易拉罐环的又偏宽,不易与袋口紧密扎合。另外袋型偏小纸薄,易撑破被风或被雨损坏,给黄粉蚜钻袋提供了有利条件。

(3)气候原因 梨园多建在河故道两岸的沙滩地上,又基本上是清耕作业。夏天果园气候干燥、高温,为蚜虫发生创造了条件。

(4)生态原因 80年代以来,为了控制梨心虫等钻心害虫,果园大量使用有机磷、菊酯类等高效、广谱杀虫剂。七星、龟纹瓢虫、草蛉、蜘蛛等天敌大量被杀。再加上清耕作业,没有给天敌留下一个“缓冲地带”,导致果园自然调控能力十分差。害虫种群是经过70—80年代的“三大”钻心虫,80—90年代的梨椿象,演变到现在的梨木虱、黄粉蚜。而黄粉蚜除个体小、繁殖快以外,栖息地点又较隐蔽,为化学防治带来许多困难。

(5)管理原因 黄粉蚜刚发生时,很多果农不知原因,后来用药位置又有错误(喷药的靶目标为叶子),对落果也缺乏及时妥善的处理。直接造成以后黄粉蚜的发生与蔓延。另外,有些果农在梨萌芽前没有喷石硫合剂,使黄粉蚜的虫口基数大增。增加了生长期的防治难度。

(6)其他原因 树龄问题,老树的虫情明显重于小树;承包期限,只差2~3年到期限的果园基本上没有什么防治投入了。

【防治方法】:

考虑到绿色食品对农药使用的限制和黄粉蚜自身的特点,加大农业防治措施和天敌的作用,结合重点物候期进行药剂防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具体措施如下。

(1)农业措施 冬季刮树皮:冬季刮除粗皮和树体上的残留物,清洁枝干裂缝,以消灭越冬虫卵。黄粉蚜无翅,迁移范围窄,刮老皮效果明显。以历年落袋多的树为重点防治对象,细致刮掉树干老皮、翘皮,不仅可以大量消灭越冬卵,还可减少生长季节黄粉蚜的栖息地点。此技术结合清园一并进行,注意落地梨袋,尽量烧毁深埋,对防治梨木虱和黑星病同样效果明显。

(2)人工防治 应遵循“三光”、“两剪”、“一刷”的原则。“三光”:将落叶及时扫光,树干上的粗皮刮光,贮果场附近的杂草烧光;“两剪”:剪除秋梢,剪除干枯梢;“一刷”:秋冬树干刷白。

(3)检疫防治 若从疫区调运苗或接穗,应用波美1~2度石硫合剂,浸泡1分钟,以杀死虫卵。

(4)生态措施 逐渐变清耕果园为生草果园,改变干燥、高温的小气候,并可以招引接纳天敌(麦收后最为明显)。适用品种如豆科的“白三叶”和紫花苜蓿,在果园内透光地面,条播行距30厘米,播深2厘米,每公顷播量22.5~30千克或种植在梨园周围,构成缓冲带。最好于麦收前播种。生长期注意除草。始花期收割第一茬,以后35~40天收割一次,全部覆于树下,冬前最后1次收割应留有20~30天生长期,以利越冬和翌年返青。

(5)天敌防治 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6)药物防治

①梨树萌动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可大量杀死黄粉蚜越冬卵。注意梨树对硫极其敏感,发芽后以不喷为好,5月中下旬即使是0.2波美度石硫合剂也可以造成药害。

②4月下旬到5月上旬,此期为梨树落花后,黄粉蚜陆续出蜇转枝,但此时期也正是大量天敌上树定居之时。所以此遍用药需慎重:如果虫情不重,可于套袋前再打,如前两项措施不利,有大发生趋势,可以打阿维菌素一类绿色农药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和对幼果的刺激。

③5月中下旬,在鸭梨套袋之前,应细致再打一遍杀虫加杀菌剂。药干后即可套袋,值得注意的是,果农都是雇人套袋,若为按袋付钱,易造成套袋不认真,扎口不严。套袋时,一定要认真监督套袋质量,扎口一定要紧。

④6月初,即麦收前应用药一遍,此为中期防治关键。6月初,正是黄粉蚜陆续钻袋时期,且麦收持续时间长(抢收小麦,点种玉米),果农无暇顾及果树,此遍药效不好,便给了黄粉蚜10天左右从容钻袋时间。

⑤后期:进入7~8月份,随着温度的升高梨木虱的发生越来越少。而进入雨季之后,黑星病又有了传播和发生的机会。可以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和本园黄粉蚜的发生情况,酌情用药1~2次。此外,生长期间,可以解袋抽查黄粉蚜钻袋的状况。解袋时,只要检查扎口铁丝上下和梨肩部即可。抽查率在5%左右,如果虫果率较高且为害较轻的话(尚未造成黑斑影响商品质量)可解袋再打药一遍。注意解下的袋子一定要烧掉,另用新袋套果(3~5天完成),不会对梨果颜色有较大影响)。

⑥建议梨树落叶后,再喷一遍石硫合剂,此时不少害虫还未进入冬眠场所,所起作用与①相同。

(7)用药注意事项

①绿色食品生产对农药有严格的规定。经过实验,以阿维菌素、吡虫啉类及一些天然植物提取液类农药较好。常用倍数有6000倍液齐螨素,4000倍液吡虫啉,1500倍液百草1号等。用药注意交替使用,切忌随意增大浓度,同时可选择加入展着剂等助剂,起到减少抗药性,延长农药使用寿命的作用。

②对黄粉蚜的防治,喷药时一定注意喷树干,大、中、小枝上均着药,而树梢外围的枝干常常是黄粉蚜的避难所。黄粉蚜迁移能力差,果农在防治时间上可略有差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