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溃疡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04页(1048字)

【释文】:

番茄溃疡病是1985年以来北京、河北、山西等十几个省、直辖市局部地块所发生的危险性病害。据资料记载,露地病害严重发生时,常造成缺苗断垄,可使番茄损失25%~75%。1995年我国把它列为检疫对象,以防止其扩散蔓延。目前虽然发生面积不大,保护地中发生更少,但作为一种危险性病害,而且可以通过种子传播,保护地生产中也无特定的制约条件。因此,需要引起广泛的注意,防止病害扩散蔓延。

1.症状识别 溃疡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番茄插架时,最易看到早期症状。起初下部叶片凋萎下垂,叶片卷缩,似缺水状,有时植株一侧或部分小叶出现萎蔫,而其余部分生长正常,植株从幼苗期到坐果期都可以发生萎蔫甚至枯死。后期病株茎秆上出现狭长的条斑,上下扩展,病部茎秆增粗,常产生大量气生根,髓部变褐,茎中空。如与番茄条斑病毒混生时,可用手捏茎,条斑病毒的茎不中空,剥开茎髓部不变褐色。病菌通过维管束可侵害果实,侵染胎座和果肉。幼果得病后皱缩,滞育,畸形。青果上病斑圆形,外圈白色,中心粗糙褐色,似鸟眼状,是此病特有的症状。田间病果与病株常不在同一株出现。

2.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病害是由棒状杆菌属的一种细菌引起的。菌体棍棒状。病菌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可从伤口侵入,也可通过叶毛侵入寄主,整枝、打杈、松土等作业造成伤口,都会促使病菌传播蔓延。

3.发病条件 病原细菌在1~33℃条件下都可以发育,适宜温度为25~29℃,致死温度为53℃。温暖潮湿,结露时间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有喷灌的大棚温室中果实上易发病。在露地栽培条件下暴雨多的天气,易促使发病。

4.防治方法

(1)种子、菜苗检疫 严防病区的种子、秧苗或产品传播病害。

(2)建立无病留种田 从无病株采种,种子用52℃温水浸泡3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

(3)清除病株,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全田用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或喷1∶1∶200倍波尔多液。

(4)轮作 实行2年以上轮作。

分享到: